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
北京总大肠菌群检测系统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在于方法的选用
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在于方法的选用,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有两种表示方法。
1、是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较大可能数(MPN)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2、以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 4789.3-2016《食品安全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3、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CFU/克或CFU/毫升”为单位的,适用GB 4789.3-2016,故检测样品前需根据产品标准认真选择方法。
例如,GB/T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一GB/T 4789.3-2003。又如GB/T 2718-2014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二GB4789.3-2016。
量取50
量取50.0ml混匀后的水样于硼硅酸盐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如果水样有机质含量低,加入5ml,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95±5℃加热蒸发至剩余5ml,取下冷却,加入3ml,盖上表面皿,继续加热蒸发至近干,如有需要继续补加,直至消解完全(消解液颜色清亮或外观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如果水样有机质含量高,继续加入3mlH2O2溶液,盖上表面皿,加热并保持温度95±5℃,直至不再有大量气泡产生,冷却,继续加入H2O2溶液,每次1ml,盖上表面皿,加热并保持温度95±5℃,直至只有细微气泡产生或外观不再发生变化,继续蒸发至近干,冷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