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和沉管灌注成桩施工除应执行现行有关规范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时应按设计配比配置混合料,投入搅拌机加水量由混合料塌落度控制,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塌落度以为180-200mm,沉管灌 注成桩施工的塌落度宜为30-50m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不宜超过200mm;
(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
管桩工程施工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和沉管灌注成桩施工除应执行现行有关规范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时应按设计配比配置混合料,投入搅拌机加水量由混合料塌落度控制,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塌落度以为180-200mm,沉管灌 注成桩施工的塌落度宜为30-50m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不宜超过200mm;
(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合料泵送量应同拔管速度相配合,以保证挂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合料,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沉管灌注成桩施工拔管速度应按均匀线速度控制,拔管线速度应控制在1.2-1.5m/min左右,如遇淤泥或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可适当放慢

钢套箍与端头板连结质量差。
原因:焊接马虎,焊缝质量差;有的厂家采用先将钢筋穿入端板孔然后再镦头的落后工艺,于是,钢套箍与端板的连结不能在内侧连续焊接而只能在外侧用点焊连结,不仅连结力不足,而且将薄板烧坏。
危害:钢套箍起不了围护混凝土的作用;打桩时钢套箍会整个脱落;烧焊时散热作用差,易烧坏桩身混凝土。
镦头被拉脱。
原因:钢筋材质差;镦头形状不规则,尺寸偏小;镦头工艺差,强度损失大。
危害:脱头钢筋无法张拉,其余钢筋超张拉,易发生断筋;预应力不匀,桩身耐打性差。
断筋。
危害:未断钢筋超张拉;预应力不匀;桩身易成香蕉形;桩身耐打性差。
内外表面露筋(包括主筋和箍筋)。
原因:钢筋骨架成型时质量差;混凝土拌和物质差;桩身混凝土坍落。
危害:打桩时桩身易;桩基耐久性差。
预应力钢筋内移。
原因:手工绑扎的钢笼直径偏小;滚焊机中的定位块上的孔特别是铜圈磨损大而不及时修补或更换,故成型的骨架直径偏小。
危害:预应力分布不匀;桩身抗弯强度减少。
桩头碎裂。
原因:
(1)桩头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制作时不按设计要求进行;
(2)桩头严重跑浆,形成空洞;
(3)蒸养制度不当引起混凝土脆性破坏;
(4)PC桩混凝土龄期不足二十八天;
(5)桩顶面不平整或翘曲;
(6)预应力主筋镦头高出桩端面;
(7)桩顶面与桩轴线不垂直;
(8)桩身弯曲度太大;
(9)搬运、吊装、堆放过程中桩头严重损伤;
(10)柴油打桩锤选用不当,过轻、过重;
(11)自由落锤落距太大,一般超过1.5m易将桩头击碎;
(12)桩帽太小、太大、太深,或桩头尺寸偏差太大;
(13)桩帽衬垫太薄或未及时更换;
(14)桩身倾斜,偏心锤击;
(15)打桩机倾斜,偏心锤击;
(16)遇到石灰岩等硬岩面时继续猛打;
(17)贯入度要求大小,总锤击数过多,或每米锤击数过多;
(18)贯穿厚度较大的硬隔层进易打击碎桩头。
危害:桩头击碎,不能继续锤击,桩无法打下去,收不了锤,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是打桩中常见的事故。在单桩承台中发生桩台,连补桩都困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