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中,常根据对铸件性能的要求。按加热温度的不同,把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淬火和随后的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即在具有高度强度的同时,又有好的塑性韧性。
1、低温回火:150-250℃ ,M回,减少内应力和脆性,提高塑韧性,有较高的硬度和。用于制作量具、刀具和滚动轴承等。
2、中温回火:350-500℃ ,T回,具有较高的弹性,有的塑
铸件闸阀
在生产中,常根据对
铸件性能的要求。按加热温度的不同,把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淬火和随后的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即在具有高度强度的同时,又有好的塑性韧性。
1、低温回火:150-250℃ ,M回,减少内应力和脆性,提高塑韧性,有较高的硬度和。用于制作量具、刀具和滚动轴承等。
2、中温回火:350-500℃ ,T回,具有较高的弹性,有的塑性和硬度。用于制作弹簧、锻模等。
3、高温回火:500-650℃ ,S回,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用于制作齿轮、曲轴等。
铸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免遇到缩孔、气泡、偏析等铸件缺陷,造成铸件成品率低,重新回炉生产又面临着大量的人力、电能的消耗。如何减少铸件缺陷是铸造人士一直关心的问题。 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由 铸造大师John Campbell 提出的减少铸件缺陷的准则,希望对铸造行业的同仁们有所帮助。
避免金属液中表面凝壳的层流夹杂
这就要求在整个充型过程,不要出现任何金属液流的前端提前停止流动。充型前期的金属液弯月面 保持可运动状态,不受表面凝壳增厚的影响,而这些凝壳会成为铸件一部分。要想获得这种效果,金属液前端可以设计成连续扩展的。实际中,只有底注“上坡”能实现连续不断的上升过程。(如重力铸造中,从直浇道底部开始向)。这就意味着:
底注式浇注系统;
不要有“下坡”形式的金属液落下或滑落;
不要出现的水平流动;
不要出现由于倾倒或瀑布式流动而产生金属液前端流动停。
灰铁铸件的性能及热处理工艺
灰铁铸件基本特点是:黏土含量高,水分低,煤粉的加入量也较低。因此,在配砂时应注意。除了灰铁铸件的基本特点以外, 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下灰铁铸件的性能及热处理工艺。
灰铁铸件的热处理工艺:
灰铁铸件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它和其它的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工件的内在质量。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 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