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麻面
1 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缺浆、起砂、掉皮的缺陷,表现为构件外表呈现质地酥松的凹点,其面积不大(小于或等于0.5m2)、深度不深(小于或等于5mm)、且无钢筋现象。这种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湿润不够、支架不严、捣固时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气泡排出以后及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
(3)模板应当具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和强度,避免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拼缝处应当正
清水混凝土修补施工
混凝土麻面
1 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缺浆、起砂、掉皮的缺陷,表现为构件外表呈现质地酥松的凹点,其面积不大(小于或等于0.5m2)、深度不深(小于或等于5mm)、且无钢筋现象。这种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湿润不够、支架不严、捣固时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气泡排出以后及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
(3)模板应当具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和强度,避免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拼缝处应当正确地进行密封,确保不会发生漏浆。
(4)仔细地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操作,避免振捣不实和过分振捣。新的一层混凝土在深度上应当全部振捣到位,振捣点的距离应当保证每一处混凝土不会被遗漏。
(3)空气
当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时,空气通常会滞留在模板侧面和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如果振捣不到位,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拆模后出现麻面。
麻面对结构的影响较小,一般不做处理,如需处理,修复步骤如下:
1. 用稀草酸溶液将构件局部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
2. 用水泥砂浆修补,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为细砂,大粒径≤1mm;
3. 砂浆的配比一般为1∶2或1∶2.5左右,人工拌匀,随拌随用;
4. 将砂浆用力压入麻面处,并刮平;
5. 补完成后,进行覆盖保湿养护,达到相应强度。

(2)结构加固法
结构加固法适用于对影响到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裂缝的加固,常用的结构加固方法主要有:加大构件截面面积、增设外包型钢、施加预应力、粘贴钢板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边角破损
边角破损是指在构件的直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等,有的可能会对预制混凝土构件造成结构上的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包括:
(1)构件处理、放置不当
如果在搬运、运输、放置过程中发生问题,混凝土则可能会受到一些碰撞,从而边角产生破坏,所以应小心避免撞到周围的障碍物,在铺位或垫料上放置混凝土时也应注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