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工程徒长苗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温室工程徒长苗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蔬菜温室大棚中为什么会出现徒长苗?
徒长苗就是植物幼苗不正常的过分生长,对其成长埋下隐患。该种徒长苗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春季,因为春季的晴暖时间较多,棚内的气温逐渐升高,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止,就会使棚内的气温一直保持在幼苗适宜的气温之上,加上氮肥的使用过量及春季的光照条件明显不足,幼苗
连栋温室工程建造
温室工程徒长苗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温室工程徒长苗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蔬菜温室大棚中为什么会出现徒长苗?
徒长苗就是植物幼苗不正常的过分生长,对其成长埋下隐患。该种徒长苗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春季,因为春季的晴暖时间较多,棚内的气温逐渐升高,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止,就会使棚内的气温一直保持在幼苗适宜的气温之上,加上氮肥的使用过量及春季的光照条件明显不足,幼苗生长性能不均衡,叶片比较肥大,但根系比较少,苗茎等比较纤细、弱小,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
徒长苗防治措施: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一是合理控制棚内的温度,将温度降到适合幼苗生长的程度,并且使用补光灯等补光器材进行增光处理,保证其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都达到适宜的程度。二是适当地减缓其生长速度,如使用矮壮素等进行幼苗生长速度的控制,为其生长打好基础,增强其抗病虫害和灾害的能力。
温室工程饲养罗非鱼的优点
温室工程饲养罗非鱼的优点
一、新型养殖模式节约成本
新型养殖模式11月份从海南引进罗非鱼苗种直接进入温室大棚进行冬季培育;北方地区传统养殖方式是6、7月间引进罗非鱼苗种,先在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10月份再移入大棚冬季培育。两种模式相比较,新型养殖模式在苗种、饲料、水电、人工等费用均有大幅降低。
二、 新型养殖模式节约能源
新型养殖模式因为前期苗种规格小,投喂量小,水质清新,几乎没有病害发生,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直到转年3月下旬才分塘培育,这样节约了大量的电力和地热水资源。
三、新型养殖模式利润
新型养殖模式培育出的罗非鱼种因为苗种培育周期短,比北方传统模式培育的鱼种在成鱼养殖阶段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更低的饵料系数,提早上市,争取更高的销售价格。新型养殖模式大幅提高了罗非鱼从鱼种到成鱼的养殖利润,为北方地区大规模发展罗非鱼养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温室工程根结线虫流行规律
温室工程根结线虫流行规律
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内20 cm深的土层内,以作物根部区域土层内数量多。在土壤温度20-30cm、土壤湿度40%-70%条件下繁殖较快,适温度为25-30 ℃,高于40℃或5℃很少活动,55 ℃条件下10分钟即可致死。土壤过湿或过干均不利于线虫活动,适宜蔬菜生长的温湿度条件也往往适宜线虫孵化和侵染。一般地势高、土质疏松、盐分低和重茬的地块发病重,温室比大棚发病重,大棚比露地发病重。病土、病苗、土壤、灌溉水是田间传播的主要途径,农具、农事操作也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温室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
温室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
(1)、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高,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某些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
(2)、大量没有腐熟的畜禽粪等酸性肥料的施用,产生有机酸,残留在土壤耕作层。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导致土壤酸化。
(3)、温室大棚复种指数髙,化肥用量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问题加重。
(4)、氮、磷、钾三元素的投入比例过大,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土壤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