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在围岩钻孔并插入锚杆,用以锚固围岩。按锚杆的锚固方式,可分为端头锚固式锚杆和全长锚固式锚杆两类。端头锚固式锚杆是通过锚杆端部的锚头锚固在围岩中,在杆体的另一端则由垫板同岩面接触,通过拧紧螺母使垫板与岩面贴紧。常用的有楔缝式锚杆、胀壳式锚杆和倒楔式锚杆等(见图)。其优点是安装快,立即起到支护作用;但由于锚杆没有保护外壳,容易锈蚀,锚头容易滑动。这类锚杆常用于施工中的临时
喷锚支护造价
锚杆支护。在围岩钻孔并插入锚杆,用以锚固围岩。按锚杆的锚固方式,可分为端头锚固式锚杆和全长锚固式锚杆两类。端头锚固式锚杆是通过锚杆端部的锚头锚固在围岩中,在杆体的另一端则由垫板同岩面接触,通过拧紧螺母使垫板与岩面贴紧。常用的有楔缝式锚杆、胀壳式锚杆和倒楔式锚杆等(见图)。其优点是安装快,立即起到支护作用;但由于锚杆没有保护外壳,容易锈蚀,锚头容易滑动。这类锚杆常用于施工中的临时支护或服务年限较短的矿山巷道中。全长锚固式锚杆是用胶结材料(通常用水泥砂浆或树脂)沿锚杆孔全长胶结杆体,对围岩起加筋作用,如钢筋砂浆锚杆和树脂锚杆等。这类锚杆耐久可靠,支护效果比端头锚固式好。按是否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又可分为普通锚杆和预应力锚杆两类。
用作性支护的锚杆,为了防止锚杆锈蚀和提高加固围岩的作用,目前常用灌浆锚杆,即全长锚固式锚杆,且大多采用灌筑水泥砂浆的砂浆锚杆,其施工工艺简单。
(1)螺纹钢筋砂浆锚杆。采用先灌后锚的方法。在钻孔中先灌入砂浆,然后打入一定长度和直径的螺纹钢筋即成。灌浆采用风动灌浆器;所用的砂浆配合比即水泥:砂:水为1:(1~1.5):(0.42~0.45)。此外,也有采用将砂浆装入玻璃管内或用两个钻有小孔的半圆形铁皮内,一起放入钻孔中,然后打入螺纹钢筋,砂浆在受挤压时玻璃管胀裂,或由铁皮上小孔中挤出,从而使锚杆和孔壁胶结成整体。
(2)楔缝式砂浆锚杆。是利用已起临时支护作用后的锚杆,经灌入砂浆,再起性支护的作用。此时须采用先锚后灌的方法,并须用真空压力灌浆,由真空泵、灰浆泵和灰浆搅拌机等组成灌浆装置;所用的砂浆配合比则须控制在1:0.7:(0.42~0.47)较好。
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支护,一般应在隧道或洞室开挖后及时施作。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围岩中,可先打锚杆或设钢筋网,再喷射混凝土;在破碎、松软或受水和空气作用容易蚀变、潮解的岩层中,开挖后应立即喷上混凝土,或先喷一薄层作临时支护,随后再加设锚杆或钢筋网,加喷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使其成为性支护。
喷锚支护
1.喷射混凝土前,应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开挖面、拱脚或墙脚处的土块等杂物,设置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对基面有滴水、淌水、集中出水点的情况,采用埋管等方法进行引导疏干。
2.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喷射量等条件选择喷射方式,宜采用湿喷方式;喷射厚度宜为50~100mm。
3.钢架应在开挖或喷射混凝土后及时架设;超前锚杆、小导管支护宜与钢拱架、钢筋网配合使用;长度宜为3.0~3.5m,并应大于循环进尺的2倍。
4.超前锚杆、小导管支护是沿开挖轮廓线,以一定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安装锚杆、导管,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加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