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料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灌浆料,高温积稳定,热震性好,设备长期处于高温辐射温度500℃环境,灌浆层厚度30mm<δ<20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称谓耐热型灌浆料。
灌浆料主要用于:施工时间短,2小时强度达C20,立即可运行设备,灌浆层厚度30mm<δ<200mm二次灌浆抢工期工程,称谓抢修工程灌浆料。
灌浆料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次灌浆料
灌浆料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灌浆料,高温积稳定,热震性好,设备长期处于高温辐射温度500℃环境,灌浆层厚度30mm<δ<200mm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称谓耐热型灌浆料。
灌浆料主要用于:施工时间短,2小时强度达C20,立即可运行设备,灌浆层厚度30mm<δ<200mm二次灌浆抢工期工程,称谓抢修工程灌浆料。
灌浆料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表面不平整现象:灌浆料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产生的原因: 1.灌浆料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撑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灌浆料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灌浆料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现象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 :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浇筑灌浆料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势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灌浆料时,加强检查,灌浆料强度达到1.2N/㎜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灌浆料表面出现塑性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1、灌浆料本身具备早强、高强、微膨胀、自流性的特点。
2、灌浆料中的水泥通过水化反应产生强度,体现出高强、早强性能,而灌浆料中的微则需要吸收水分才可以产生膨胀力,体现出它具有的微膨胀性能。
3、在灌浆料凝固过程中,水化反应产生的收缩力应与微膨胀分子吸水后产生的分子膨胀力保持相对平衡。如果强度增长过快,耗去的反应水越多,收缩力势必就增大;而微膨胀的分子吸水减慢,膨胀力减小,此消彼长,裂缝就很快出现。

当有雨来临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1、现场是否备有充足的防雨布,已浇注好的混凝土灌浆料表面是否已及时覆盖。
2、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灌浆料施工,大雨连续时间如果过长,应做好施工缝处理。雨量如果不大,可继续施工,要求搅拌站降低混凝土灌浆料拌合物的坍落度,并延长每罐的搅拌时间,一般每罐混凝土灌浆料可延长30s。混凝土灌浆料浇筑时,每次浇筑宽度不宜超过1.5m。
3、定时定量测定混凝土灌浆料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砂子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
4、事后处理。检查已浇筑的混凝土灌浆料,看混凝土灌浆料表面有无雨水冲刷跑浆现象。模板拆除后,检查有无麻面。孔洞、露筋等,如果有应查找原因,及时提出处理方案。做好记录,对出现的问题逐一汇总研究,总结经验,杜绝再次出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