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所有接线端子及其引线应标注与电气原理图中相一致的文字符号及接线号。原理图中的项目代号、端子号及导线号的编制分别应符合GB5094-19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GB4026-1992《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及GB4884-1985《绝缘导线标记》等规定;3、与电气原理图不同,在接线端子接线图中同一接线端子的各个部分(触头、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4、接
端子压接机厂家
2、所有接线端子及其引线应标注与电气原理图中相一致的文字符号及接线号。原理图中的项目代号、端子号及导线号的编制分别应符合GB5094-19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GB4026-1992《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及GB4884-1985《绝缘导线标记》等规定;
3、与电气原理图不同,在接线端子接线图中同一接线端子的各个部分(触头、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4、接线端子接线图一律采用细线条绘制。走线方式分板前走线及板后走线两种,一般采用板前走线,对于简单电气控制部件,接线端子数量较少,接线关系又不复杂的,可直接画出元件间的连线;对于复杂部件,接线端子数量多,接线较复杂的情况,一般是采用走线槽,只要在各接线端子上标出接线号,不必画出各元件间连线.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c.新老标准主电路的工频介电试验电压值的差异见如下。
主电路的工频介电试验电压值的差异
额定绝缘电压Ui
(V) 工频介电试验电压值
(有效值)(V)
Ui≤60 1000
60
300
690(老标准660)
800
1000
d.新标准中对型式试验的试品数量未作明确规定,而老标准中规定每项试验至少为2台。
e.新标准中删去了老标准中的定期试验。
f.新标准中将寿命试验(机械寿命和电寿命试验)列为特殊试验项目,老标准中寿命试验为型式试验项目。
g.新标准中删去老标准中的运输、贮存等试验。
5、同一接线端子允许接两根相同类型及规格的导线。
6、易松动或易接触不良的接线端子,导线接头必须以“”型紧固在接线端子上,增加接触面积及防止松动。
7、导线接头或线鼻子互相连接时,中间严禁加装非铜制或导电性能不好的垫片。
8、导线接头连接时,要求接触面光滑且无氧化现象,接线鼻子或铜排相接时,可在接触表面清理干净后涂抹导电膏,然后再进行紧固。
9、接临时线时,单根导线软线的要求接线头对折一次,然后接到空开下口;单芯硬线要以“”型接到空开下口。
10、30KW 及以上电机接线,要求电机出线和连接电机的电缆导线之间不允许跨接导电性能不好的垫片,如镀锌螺母、平垫、弹簧垫等。
11、使用绝缘胶带缠绕电缆或其他要保护绝缘的设备时,绝缘层要以压置1/2的比例从一端缠绕到另一-端,且至少往返一来回。
接线端子常见的致命故障形式有以下三种:接触不良
接线端子内部的金属导体是端子的核心零件,它将来自外部电线或电缆的电压,电流或信号传递到与其相配的连接器对应的接触件上。故接触件必须具备优良的结构,稳定可靠的接触保持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由于接触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错误,模具不稳定,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热处理电镀等表面处理工艺不合理,组装不当,贮存使用环境恶劣和操作使用不当,都会在接触件的接触部位和配合部位造成接触不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