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窑回转窑窑的烘好标准是什么在行业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旋窑回转窑烘窑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可在窑冷后入内察看,检查混凝土、耐火砖是否干燥,有无炸裂、炸头及揭盖,甚至脱落、抽签、掉砖现象发生。如果混凝土、耐火砖已被烘干,又与砌筑时一样,表面光滑平整,原形不变,无细微水珠,即为烘好。另一种方法是在旋窑回转窑烘窑过程中判断烘干程度,窑没干前,窑尾人孔门、预热器卸灰阀、沉降室卸灰阀、气力
铝矾土回转窑生产商
旋窑回转窑窑的烘好标准是什么
在行业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旋窑回转窑烘窑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可在窑冷后入内察看,检查混凝土、耐火砖是否干燥,有无炸裂、炸头及揭盖,甚至脱落、抽签、掉砖现象发生。如果混凝土、耐火砖已被烘干,又与砌筑时一样,表面光滑平整,原形不变,无细微水珠,即为烘好。
另一种方法是在旋窑回转窑烘窑过程中判断烘干程度,窑没干前,窑尾人孔门、预热器卸灰阀、沉降室卸灰阀、气力提升泵等处,都可看到向外流水,随着烘窑时间的延长,流水逐渐减少,当回转窑基本烘干时,就无水流出,这说明窑已基本烘好。所谓窑已烘好,并不是说烟道、预热器、窑内衬料结晶水已分解蒸发,完全干燥,只不过是绝大部分附着水被烘掉,残存的小部分附着水在升温蒸发时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而已,要想衬料完全干燥,有待窑内点火喷煤粉解决,只靠木柴或煤块是难以达到完全烘干的。实践证明,基本烘干后,喷煤粉完全烘干是行之有效的,是比较理想的操作方法。

回转窑出现练边现象的原因
产生回转窑练边现象是由于一定的原因造成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不仅仅会造成上料层的迟缓运转。还会给于一定的破坏系统。
回转窑的窑壁上粘结的高温瘤料块称为炼边。形成练边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窑内通风不均匀,局部区域料层压紧,通风不良,使增加,产生大量的还原气氛,低熔物液相过多,造成结大块,中间不通风,周边通风过剩,边部物料内的燃烧激烈,产生的热量大,使物料熔融与砖结成圈。
2、卸料速度小于加料,上火速度或卸料时间过长,高温料与窑衬接触时间较长,并粘结在一起。
3、生料化学成份不合适,尤其小风操作,物料在还原气氛中煅烧,加之拉深,迫使卸料缓慢,高温物料容易与窑衬粘结,一般火深时烟雾浓,料层厚,炼边初期和结圈初期比较难发现。
4、料球中煤粒粗,配煤量大,且煤料混合不均匀,在氧气充足的周边,燃料燃烧激烈。产生的热量大,加上煤灰的助熔作用,使物料与耐火砖发生粘结。

回转窑托轮制造技术要求有哪些
回转窑托轮是回转窑的关键部件,它与轮带配合带动窑体转动,所以质量必须过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回转窑托轮制造技术要求有哪些。
一、回转窑托轮应按照JB/ZQ4000.7-86《锻件通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
二、回转窑托轮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TB/ZQ4288-86《合计结构钢》,并提交验收报告。
三、调质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和工作表面硬度为HB227-269,硬度值在外圆面至30mm深度范围内的允许偏差值不应超过同一弧面上的HB30和同一母线上的HB40。制造商应提供工作表面硬度曲线。
四、回转窑托轮应无白点、裂纹、夹层、折叠、锻伤、夹渣等瑕疵,超声波探伤按JB3963-85《压力容器铸件超声波探伤》进行,三级合格。
五、工作面磁粉探伤按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进行,缺陷等级一级允许合格,工作面20mm深度内不允许补焊。
六、测量铸件的晶粒度应符合GB4730-86《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晶粒度不小于V级.
七、对铸件进行非金属夹杂物检查,脆性夹杂物和塑性夹杂物检查结果应不大于2.5级,两者之和不大于4.5级。
八、回转窑托轮在运输、储存和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坏工作表面,并涂一层酚醛清漆进行保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