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
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为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
用途: 生物质颗粒用途: 1) 大型养殖场牲畜的饲料,便于贮存、运输; 2) 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干净、无污染,便于贮
新能源生物质颗粒
生物质颗粒
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为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
用途: 生物质颗粒用途: 1) 大型养殖场牲畜的饲料,便于贮存、运输; 2) 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干净、无污染,便于贮存、运输; 3)工业锅炉和窑炉燃料,替代燃煤和燃气,解决环境污染; 4) 可做为气化发电、火力发电的燃料,解决小火电厂关停问题。
意义: 我国是能耗大国,调整能源结构,利用生物质能是必然选择。生物质经过压缩成型后, 其体积大幅减小从而更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解决了生物质大规模利用的关键难题,因 此该技术及设备非常适合于生物质发电、工业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农村新型炊事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对于湿度有怎样的要求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储藏过程中,影响颗粒燃料全水分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储藏方式。
主要具有如下深远意义: 1)替代煤,从而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 2)实现碳循环,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3)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该技术及设备符合产业政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论: 1)发展秸秆制粒技术,对于生物质的大规模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 2)如果操作方法得当,制粒机能够顺利运行,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3)制粒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降低电耗和提高产量方面尚需实验研究。


一个农民的角度看什么是生物质颗粒
什么是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根据瑞典的以及欧盟的生物质颗粒分类标准,若以其中间分类值为例,则可以将生物质颗粒大致上描述为以下特性: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5%,灰分含量小于2%,硫含量和氯含量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若使用添加剂,则应为农林产物,并且应标明使用的种类和数量。欧盟标准对生物质颗粒的热值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值,但要求销售商应予以标注。热值要尽量选择高热值的燃料,像木屑、锯末等,而且燃料越干燥、越精细为好,因为不同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其使用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瑞典标准要求生物质颗粒的热值一般应在16.9 兆焦上



。
乙醇在生物质颗粒中的研究
生物质颗粒企业表示,这两个影响乙醇成本的至关重要的有原因,已经变成了每一个研究开发的重要的讨论的话题。不少技术也就会使用在工业化生产,其中包含了:非粮食原料生产乙醇技术、乙醇生产节能技术、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产业。
纤维素乙醇已经成为很多人士共同探索以及研究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在早期其的技术是浓酸水解法。当前社会上生产纤维素乙醇一般是利用的稀酸水解以及酶水解技术。4),其具有耐燃烧,热值高,燃烧好,成本低,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可代替木柴、原煤、燃油、液化气等,能广泛用于取暖、生活炉灶、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生物质发电厂等,同时还能够用于生产沼气、制作肥料、饲料、人造板、隔热板、餐饮具、育苗钵等。一些生物质颗粒的企业表示,能让大家认可的是整体的乙醇生产技术CPB,就是在一样的微生物完全形成产纤维素酶、纤维素水解、乙醇发酵过程,但乙醇产率相对较低,生产出有机酸等副产物还需要得到很大一部分的基础研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