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光板印有网点的位置上,光线不再规则的全反射而是会向导光板上方射出。控制每个位置网点的密度就可以控制导光板在这个位置射出光线的多少。精密设计的导光板网点可以让两侧入射的光线均匀的铺散在整个平面上。导光板上方会再放置光学膜片,这些膜片起到均匀光线,并且汇聚大角度光供正面观察等作用。光源、导光板、反射片、光学膜片构成了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其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液晶面板上时,光线会先通过下
LED背光源设计
在导光板印有网点的位置上,光线不再规则的全反射而是会向导光板上方射出。控制每个位置网点的密度就可以控制导光板在这个位置射出光线的多少。精密设计的导光板网点可以让两侧入射的光线均匀的铺散在整个平面上。导光板上方会再放置光学膜片,这些膜片起到均匀光线,并且汇聚大角度光供正面观察等作用。光源、导光板、反射片、光学膜片构成了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其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液晶面板上时,光线会先通过下偏振片向上透出,不同的液晶面板这个时候会按照自己的机理将光线转变偏振方向。接下来光线接触到彩色滤光片产生颜色,后入射到上偏振片。在被液晶转变偏振方向后,有部分光线可以出射,有部分会被吸收。整个液晶面板上每一个像素都可以分别决定出射光线的强度。从而产生图像。

在背光源的设计中,所用光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所用的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特性。 下表为可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光源及其特点简单对比介绍:光源形状 光源种类 颜色 功耗(W)(瓦特) 寿命(h)(小时)特点点状光源 Lamp(灯泡) 2800K左右 1.0以上 2,000 简单、小型、价低 体积大、发热严重LED(发光二极管) 蓝~红430~700nm 0.038以上 100,000 寿命长、低发热亮度稍低线状光源CCFL(冷阴极荧光管) 红、绿、蓝及其混合色 1.0~10.0 25,000 亮度高、寿命长 逆变器驱动电压高CFL(热阴极荧光管) 4.0~220 5~7,000 发热严重面状光源VFD(扁平荧光灯) 200mW/cm2以下 5,000 亮度高、均匀性好 双电源驱动EL(电致发光片) 20mW/cm2以下 5,000 薄、均匀性好 寿命短、亮度低OLED(有机电致发光片) 1,000以上 薄、均匀性好、亮度高 寿命短FED(平板场发射) 10,000以上 亮度高 开发中

折射型膜片的顶角是90度,。为产生偏角效应,在其下部设置下扩散膜片(简称扩散片),进一步还要设置导光板、反射膜片等;还要在导光板下印刷白色点图案。利用该图案的散射效果,产生大约60度的出射光束,再利用下扩散片的散射折射效果,变为30度的出射光束,进一步由折射型增光片,使光束法线方向射向显示屏。这样,由相互正交的两块增光片,将光面上的各成分向法线方向集中,从而提高亮度。这种机制,由于存在Fresnel反射损失和光的吸收损失,光的利用率有所降低。
全反射型增光片是在聚酯(polyester)膜片上利用紫外线硬化型树脂,转写为增光片的形状而形成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