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采集车在应急抢险中的安全驾驶技巧(上)
信息采集车是为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而配备的车辆,由于它是根据各种不同业务要求改装而成,在车辆性能的稳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同时,车辆行驶路线一般都不是正规的柏油路,这就要求驾驶员不但有高度的责任心,也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的驾驶经验,总结出一套针对恶劣天气和急、难、险、重条件下的驾驶技巧,以期抛砖引玉。
在接到应
户外汽车应急包应急电源
浅谈信息采集车在应急抢险中的安全驾驶技巧(上)
信息采集车是为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而配备的车辆,由于它是根据各种不同业务要求改装而成,在车辆性能的稳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同时,车辆行驶路线一般都不是正规的柏油路,这就要求驾驶员不但有高度的责任心,也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的驾驶经验,总结出一套针对恶劣天气和急、难、险、重条件下的驾驶技巧,以期抛砖引玉。
在接到应急抢险任务时,应保持平常心,头脑冷静,眼观四方。进入险要地带时,紧记一字:“慢”。在泥浆四溅和车轮空转打滑时,要知难而退。当有个别车轮在泥泞中打滑时,应立即停车,以免泥足深陷而无法脱身。办法是后退再来一次,甚至转行其他路线。要发挥四个车轮的牵引力,右脚要轻轻地加油。突然的加速动作,只会令车轮猛然剧转,终只会空转打滑。
刹车的动作一样要轻,突然或急促的刹车,只会令车辆突然转移到前轮。遇正下斜坡时,很易会失去控制,情况十分危险。若刹车过急而车轮的话就更危险,因为汽车会失去转向功能,滑行的结果—样是失控。切记保持四个车轮畅顺地滚动,才是保持牵引力的方法。
当遇到未能确定通过可能的地形时,应先把汽车停定,三思而后行,甚至下车视察地形,方法是亲身步行通过了解地形后,再计划行车路线。亲身步行通过的好处,除了预知地形高低变化外,更加实际的是清楚知道泥土的松软程度,以避免车辆被困。通过浅河滩时,亦不妨先亲自涉水观察地形,所以要随车准备长水靴,以便涉水之用。是带备长竹枝,方便探察河床的虚实,因为肉眼看不清的地形,往往是危险的地带。

浅谈信息采集车在应急抢险中的安全驾驶技巧(下)
信息采集车有时要越过荒野之地,途中路面情况很难知晓,离地距亦即是车底与地形所造成的角度。有几项关于离地距的说明,我们要留意:一是驶入角。驶入角是指车头突出的部分(通常是保险杠)与前轮构成之角度,此角限制了在不伤及汽车前提下之可爬坡角度。二是斜坡角,斜坡角又叫“轴间离地距”,是两轴距离正中间部份跟前后车轮构成之角度,此角决定车辆能否驶过大型凸起物或斜坡脊位。如果脊位形成之角度较斜坡角小,汽车便有可能于两轴中间被搁起,令车轮离地了。我们应留意的,是轴距与车轮大小均会影响斜坡角,轴距愈短,车轮愈大,攀越斜坡角的性能就愈高。三是车轴离地距,是指车轴特别是差速箱与地面之距离;如果让高度较此距离大之硬物在车轮间驶过,差速箱便会被撞及了。四是离开角,跟驶入角相似,只是车头改为车尾,即车尾突出部分跟后轮所组成之角度。
在起伏不平的山丘地形上驾驶,例如先上坡、再下坡,就要特别小心。因为小山丘顶所形成的脊位,往往会卡着车底。此外,一些骤看平坦的波浪形地带,反而是危险的地形。原因是四个车轮走在四点高低不同的位置,对平衡力有极大的考验,一不小心或车速稍高的话,都会出现翻侧的可能。的方法是保持低比率加力波行车,当地形变化大时,应选用低波来配合慢速行车。千万不要介意撤退再选前进路线,以退为进往往是克服脊、沟地形的“黄金定律”。
爬坡之前应先入好加力档,以低档低速爬坡,直线前进。如果在靠近坡顶时发觉抓着力不足,转往1档或将方向盘左右转动试试。如果发觉斜坡太陡未能再爬上,应地入回后档,另找路线再试,尽量利用引擎制动效能,同时避免踏制动板。下坡(斜幅大的斜坡)时,一定要用低比齿组和低档,尽用引擎制动效能,切忌踏制动板,应保持直线下坡,大力制动有可能令车辆,会令转向功能暂时失效。如非直线下坡,有可能因坡度太徒,令汽车翻倒,十分危险。

防爆事故应急要点
是指由于人为、环境或管理 等原因,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 变化,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 强烈的冲击波、高温高压和效应 等,造成财产损失、物体破坏或人身 伤亡等的事故。分为物理事故和 化学事故。
引起火灾、烟雾弥漫时.要 作适当防护,尽量不要吸入,防 止灼伤呼吸道;尽可能将身体压低, 用手脚触地爬到安全处。立即卧倒, 趴在地面不要动,或手抱头部迅速蹲 下,或借助其他物品掩护,迅速就近 找掩蔽体掩护。不要惊慌、混乱,要 听从人员指挥;如遇伤害.拨打 救援电话求助或就近医院救治。撤离 现场时应尽量保持镇静,别乱跑.防 止再度引起恐慌,增加伤亡。过 后,非人员不要前往事发地区, 防止新的伤害发生。

液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下)
④ 扑救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性较强的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对特殊物品的火灾,应使用防护服。
⑤ 扑救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一旦现场指挥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⑥ 遇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并把火势限制在上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