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水密性实验
1、目的
保证桥梁桩基灌注桩作业的工艺流程,不影响施工工艺.
2、要求及方法
1) 将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
2)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接、水密、等试验
无缝导管厂
导管水密性实验
1、目的
保证桥梁桩基灌注桩作业的工艺流程,不影响施工工艺.
2、要求及方法
1) 将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
2)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接、水密、等试验.
钻孔灌注桩护筒长度计算方法如下:
钻孔灌注桩长度根据施工位置不同要求的长度也不一样,陆地上粘土层1.5到2米,沙层或者松散土层以及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的土层需要3到4米,水中根据不同地质需要15-30米不等或者是用震动桩锤将钢护筒打到相对稳定的地层。
钻孔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桩型。
浇筑混凝土经常会出现导管堵塞的现象(称之为“卡管”),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导管法兰盘漏水(渗水)。导管内混凝土中间被水层隔离,这时导管内混凝土不能流动,导管被堵塞
导管漏水:导管使用前须做密封试验,灌注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在灌注过程中发现漏水应加快灌注速度,并加大混凝土埋深,使管内混凝土超出漏水处。
1.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测量沉渣厚度,柱桩一般不大于1Ocm,摩擦桩不大于30cm。
清孔主要有抽渣法、吸泥法和换浆法。抽渣法适用于冲击、冲抓成孔的摩擦桩或不稳定地层,终孔后用抽渣筒清孔;吸泥法适用于岩层和密实不易坍塌的土层,换浆法适用于正循环钻机,换浆时间以排出泥浆的含砂率与换入泥浆的含砂率接近为度。
2.水下混凝土的浇筑:采用竖向导管法。在浇筑前,将导管下端下放到距孔底渣O.3~0.5m为宜。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首批混凝土浇筑后,使导管埋人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Om。中途任何原因中断浇筑时间不得超过30min。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任何时候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4m。浇筑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1.0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