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民族乐器较/早的弹拨乐器,又可以称为瑶琴、七弦琴。古琴在孔子的时代就己经非常流行,由此来看,古琴的发展历史至少己经达到了三四千年之久,它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意义,为古代音乐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上课形式:一对一上课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全天,课程免费试听,欢迎咨询,自行约课(由您和老师自行沟通安排)
电话咨询客户可免费上体验
学生古琴中心
古琴是民族乐器较/早的弹拨乐器,又可以称为瑶琴、七弦琴。古琴在孔子的时代就己经非常流行,由此来看,古琴的发展历史至少己经达到了三四千年之久,它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意义,为古代音乐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上课形式:一对一上课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全天,课程免费试听,欢迎咨询,自行约课(由您和老师自行沟通安排)
电话咨询客户可免费上体验课,体验课满意再选择报名。
现在赶紧预约试课吧!
联系人:张老师。
地址:南宁市北湖唐山路口华基商业中心六楼(南师附小对面)。
公车路线:6路,30路.74路.80路.16路.91路.206路.44路.38路.74路.218路. 到北湖唐山路口下车
古琴艺术在音乐历史发展上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古琴艺术在清朝之后逐渐开始向西方化的方向发展,古琴艺术曾经濒临消亡。直至上个世纪的30年代中期,今虞琴社成立,并提出了复兴古琴艺术的建议。 2003年,古琴艺术被纳入“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在的很多高等音乐学府,古琴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音乐,被归入民族器乐系。古琴的演奏重在意的表达、韵的品味,这便要求弹琴者不可存有躁动的心,要克服心情波动,排除外部事务的干扰,做到不急不缓,培养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性。古琴艺术经历了千百年风霜的洗礼,不同的地域风情和人文性格,使其融合了大地上各具特色的民族特点,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琴流派。
唐代的曹柔发明了一种记谱法一一‘减字记谱法”,这种方法对记录古琴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古琴艺术的传承、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记谱方法,给古琴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不同派别不同风格的古琴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或者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演奏的节奏加以灵活变化,这样的记谱法方式也给后人创作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家的审美特点。总之,减字记谱法的出现是自然发展的规律,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滋生出了众多的古琴流派,而这正体现了古代的音乐教育提倡自由发挥和个性创作的特点,对当今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参考模板。但是,数年以后,他们之间各自的风格便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差异。现代的音乐教育也应该提倡音乐创作和个性发展,为大众的音乐学习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古琴艺术自诞生以来就只流传于文人之中,普通人几乎无法接触到,古琴音乐中的韵律就注定它只能代表着上层社会的审美观。古琴艺术本身并不注重表现音乐的艺术个性,只注重表现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从而难以引起平民大众的共鸣。同时古琴艺术的审美需求,也要求听众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高雅的审美。要反复思考一首曲子的曲情、曲意,反复体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表现是否得当,还要不断的校正自己的表现是否偏离了古琴中正平和的审美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