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生产球墨铸铁的低硅球化剂的球化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方形钢管在其内部,将含有化学成分是含硅量为10~20%余量为镁的镁硅合金12~15%,其总含硅量为15~25%,含Ca1~2%,含RE0.5~1%,余量为Fe的粉状材料及含镁量≤5%的稀土硅铁合金分层压入,制成整体球化剂;在实际生产时,在温度差别不是很大时,车间为了操作方便,往往不会这么严格地区分,一般采
铸造用球化剂价格
一种关于生产球墨铸铁的低硅球化剂的球化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方形钢管在其内部,将含有化学成分是含硅量为10~20%余量为镁的镁硅合金12~15%,其总含硅量为15~25%,含Ca1~2%,含RE0.5~1%,余量为Fe的粉状材料及含镁量≤5%的稀土硅铁合金分层压入,制成整体球化剂;在实际生产时,在温度差别不是很大时,车间为了操作方便,往往不会这么严格地区分,一般采用合理覆盖球化剂,控制加入量的方式,来控制球化爆发的平稳性,以获得合适的残留镁量。
其方形钢管内压入的材料是:含硅量为10~20%余量为镁的镁硅合金粉,其含硅量在50~60%的硅铁粉,其中的含钙量以硅铁中的含钙量带入或以硅钙合金的方式加入,稀土成分以含镁量≤5%的稀土硅铁合金的方式加入;
其制作方法为:先将方形钢管内所需的镁硅合金粉、硅铁粉及铁粉按比例机械混合均匀,采用压力机将其压实在方形钢管内;配合球化处理装置球化剂,球化剂的处理方法采用冲入包内法进行球化处理。
球化剂的质量是决定球墨铸铁生产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球化剂必须具有:化学成分稳定,波动小;合金纯度高,MgO含量低;合金结构紧凑。粒度分布均匀合理。
球化剂的化学成分应稳定,否则将严重影响球墨铸铁生产的质量稳定。特别要注意Mg和RE的波动值。规定,每个的Mg和RE含量允许偏差为±1%。评价球化剂的主要内容是球化剂中镁、稀土的实际含量偏离标称含量的程度。
通过对球化剂断裂的观察,可以直观地看出球化剂的优缺点。球化剂呈黄灰色,断裂组织致密,有金属光泽。质量较差的球化剂断面致密性较差,存在气体缩孔、夹渣等异物,断面呈灰色。
球化剂的粒度是影响反应速度的一个重要因数,需要经过用户允许。球化剂粒度大小主要与一次处理的铁液量有关。此外还与铁液包形状、球化剂覆盖程度,以及铁液温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而言,粒度过大易引起早爆和漂浮;粒度过小, 在铁液温度不足时,极易结死包底。一种关于生产球墨铸铁的低硅球化剂的球化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方形钢管在其内部,将含有化学成分是含硅量为10~20%余量为镁的镁硅合金12~15%,其总含硅量为15~25%,含Ca1~2%,含RE0。以上两种情况,都影响球化剂收得率,影响球化的稳定性。注意尺寸太小特别是粉状球化剂在生产中是不能应用的。一般情况下,超标的球化剂量应小于10%。

熔化过程控制:
首先,进料顺序应正确。应注意镁和废料之间不要直接接触。低熔点镁应首先与硅反应形成镁硅相,以减少镁的燃烧损失。
第二,熔体成分应均匀。除了在中频炉中进行自感应搅拌外,还需要及时有力地手动搅拌合金,使合金成分在熔炼过程中均匀化。在冶炼过程中,必须防止“跑镁”、“棚料”、“撞炉”现象的发生。
第三,合金锭的厚度应适当。如果钢锭厚度过薄,且表面积过大,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容易引起更多的镁燃烧和氧化。当钢锭厚度过厚时,由于合金元素比例的不同,容易引起凝固过程中的成分偏析。合适的厚度通常为10-15毫米。
四是筛分粒度分级。在破碎和筛选之前,凝固的钢锭应清除氧化物和杂质。根据钢包的尺寸,钢包的尺寸可以分等级包装,但不能有合金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