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建立以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工作,严肃查处了各类违1法违规行为,推动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破坏生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但我国生态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我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生态破坏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大跃进式”造景、违背规律搞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形式主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智慧禁捕
近年来,各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建立以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工作,严肃查处了各类违1法违规行为,推动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破坏生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但我国生态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我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生态破坏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大跃进式”造景、违背规律搞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形式主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监管全过程链条有待完善,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亟待提升。
为了挽救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十年的全1面禁捕。11.1万艘渔船、23.1万渔民退捕上岸,开始了“人退鱼进”的历史转折。日前发布的2021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渔政执1法能力建设,确保十年禁渔令有效落实,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而根据党1有关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law也将正式施行。
绵延6300公里的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zui丰富的河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伴随着过去4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长江生物多样性的衰1退十分严重,超过30%的鱼类濒临灭1绝,就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资源量也大幅萎缩。
自2002年起,我国实施了每年3至4个月的长江禁渔期制度,这对渔业资源保护产生了一定效果。但相关人士认为,阶段性休渔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生态问题。长江中“四大家鱼”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到5年,相关人士在洞庭湖考察时发现,禁渔期刚刚结束渔民就下湖捕捞,很多鱼苗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1捕捞上岸。为此,他当时在2006年提出,把阶段性休渔改为全1面休渔十年,这样不仅有助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数量恢复,也有利于以鱼为食的江豚等重点保护动物的生存繁衍。
如何贯彻落实长江保护law关于生态流量管控的规定?
为落实好《长江保护law》关于生态流量管控的法定职责,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主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重要断面保障措施,建立监测体系,实现长江流域主要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全覆盖。二是将生态水量纳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加强水工程调度监管,落实生态流量调度要求。三是建立长江流域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对重要控制断面和主要水工程生态流量实施实时在线监测和预警,加强日常检查和执law监督。四是开展保障鱼类产卵期、河口咸淡水平衡等敏感生态用水保障研究,深化生态调度试验,加强重要河段生态调度效果评估,建立健全生态流量标准体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