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发射组网,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
北斗定位系统回收
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成30颗发射组网,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系统建设分两个阶段实施,一期为2014年到2016年底,主要完成框架网基准站、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以及国土资源、交通运输、中科院、、气象、测绘地理信息等6个行业数据处理中心等建设任务,建成基本系统,在范围提供基本服务;二期为2017年至2018年底,主要完成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补充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具备服务能力。
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定位、测速、授时)、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及周边地区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标准色;HT2021-北斗导航系统标准色;HT2021-北斗导航系统标准色 ;PANTONE:主要在重要场合、重要项目上使用或单色彩色印刷时使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CMYK:主要用于胶版印刷和四色印刷中使用。RGB:主要用于显示色值。
北斗系统的建设实践,实现了在区域形成服务能力、逐步扩展为服务的发展路径,丰富了世界导航事业的发展模式。截至2018年年底,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提供服务,包括“一带一路”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未来,北斗系统将持续提升服务性能,扩展服务功能,增强连续稳定运行能力。2020年年底前,北斗二号系统还将发射1颗地球静止轨道备份,北斗三号系统还将发射6颗中圆地球轨道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星和2颗地球静止轨道星,进一步提升基本导航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并实现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能力。北斗系统发展目标,满足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服务;发展北斗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深化国际合作,共享导航发展成果,提高导航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益。建设原则:
1.自主。坚持自主建设、发展和运行北斗系统,具备向用户独立提供导航服务的能力。
2.开放。免费提供公开的导航服务,鼓励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3.兼容。提倡与其他导航系统开展兼容与互操作,鼓励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渐进。分步骤推进北斗系统建设,持续提升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不断推动导航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北斗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着眼于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导航系统,是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标准色;HT2021-北斗导航系统标准色;HT2021-北斗导航系统标准色 ;PANTONE:主要在重要场合、重要项目上使用或单色彩色印刷时使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CMYK:主要用于胶版印刷和四色印刷中使用。RGB:主要用于显示色值。
北斗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古代发明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又象征着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的行业特点,同时还寓意着自主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代表了北斗导航系统开放兼容、服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