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的措施:
(4)安全检查
①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施工人员做到岗位天天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向主管**汇报,安全生产大检查要有检查记录。②实行班前安全讲话和逐级安全交底制度,每个班施工前要由班长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提出具体生产要求,遇复杂地层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特别注意的安全生产要求,特殊情况要记载。
(5)安全防护
真空深井降水
基坑降水的措施:
(4)安全检查
①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施工人员做到岗位天天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向主管**汇报,安全生产大检查要有检查记录。②实行班前安全讲话和逐级安全交底制度,每个班施工前要由班长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提出具体生产要求,遇复杂地层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特别注意的安全生产要求,特殊情况要记载。
(5)安全防护
①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②严禁向基坑下抛掷任何物品,防止砸伤下方人员。③夜间施工现场周围必须设示警标志。④特殊工程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1.如果漏水压力不高,宜用堵漏王埋管,待周围的堵漏王强度符合要求后再封管。
2.若漏水位置埋深较大,应采用支护结构后注浆的方法,并封堵注浆。浆液应渗入适量的硅酸钠,使其尽快凝结,或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法。采用压密注浆时,为防止施工对支护结构产生的压力使支护结构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施工前应对基坑进行局部回填,待注浆达到止水效果后再进行新的开挖。
3.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和沉降。
紧急措施:
1、立即停止坑内沉淀。
2.用水泥浆灌缝,同时用薄膜等防水材料覆盖裂缝修补,避免雨水流入。
3、观察裂缝的发展情况,必要时在地面钻砂或灌浆,
4.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沉降或倾斜
井点回灌技术
基坑开挖,为保证挖掘部位地基土稳定,常用井点排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在降水的同时,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位的降低。导致其周围地区地下水位随之下降,使士层中因失水而产生压密,因而经常会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通常采用设置井点回灌的方法。
井点回灌是在井点降水的同时,将抽出的地下水(或工业水),通过回灌井点持续地再灌入地基士层内,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这样,回灌井点就以一道隔水帷幕,阻止回灌井点外侧的建筑物下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降水井点对周围建(构) 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

降水工程的常见做法_新闻中心
降水工程的常见做法
降水施工是指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压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会不断渗流入基坑,如不进行基坑降水排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还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亦称降水工程。
一、轻型井点(多级轻型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2)~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轻型井点为3~6m、多级轻型井点为6~12m。
二、喷射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3)~10**(-6)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8~20m。
三、电渗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6)cm/s;电渗井点宜与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四、深井降水::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10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