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作用
防治储粮害虫
生物的生存需要氧气的供应,。密封储存的粮仓内冲入氮气,使得氮气的浓度达到95%以上,保持19天以上,能够使得储粮害虫因长期得不到所需含氧量而窒息死i亡。
与其他储粮技术比较,氮气储粮技术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的杀虫技术多采用熏蒸杀虫,但是大多数杀虫剂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这些杀虫剂对粮食存在要务残留,人体长时间与其接触,也会造成
氮气商家
氮气作用
防治储粮害虫
生物的生存需要氧气的供应,。密封储存的粮仓内冲入氮气,使得氮气的浓度达到95%以上,保持19天以上,能够使得储粮害虫因长期得不到所需含氧量而窒息死i亡。
与其他储粮技术比较,氮气储粮技术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的杀虫技术多采用熏蒸杀虫,但是大多数杀虫剂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这些杀虫剂对粮食存在要务残留,人体长时间与其接触,也会造成身体的危害;二氧化碳储粮技术同氮气储粮技术的原理相同,而且能够更的杀害害虫,但是费用却比氮气储粮技术高4倍。
于此同时,多位对充氮气调对粮食的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充氮气调与常规的储存对玉米和稻谷的影响相差不大,而在高温下,充氮气调要明显优于常规储存。
氮气在大气中虽多于氧气,由于它的性质不活泼,所以人们在认识氧气之后才认识氮气的。不过它的发现却早于氧气。1755年英国化学家布拉克(Black,J.1728-1799)发现碳酸气之后不久,发现木炭在玻璃罩内燃烧后所生成的碳酸气,即使用苛i性钾溶液吸收后仍然有较大量的空气剩下来。后来他的学生D·卢瑟福继续用动物做实验,把老鼠放进封闭的玻璃罩里直至其死后,发现玻璃罩中空气体积减少1/10;若将剩余的气体再用苛i性钾溶液吸收,则会继续减少1/11的体积。D·卢瑟福发现老鼠不能生存的空气里燃烧蜡烛,仍然可以见到微弱的烛光;待蜡烛熄灭后,往其中放入少量的磷,磷仍能燃烧一会,对除掉空气中的助燃气来说,效果是好的。
把磷燃烧后剩余的气体进行研究,D·卢瑟福发现这气体不能维持生命,具有灭火性质,也不溶于苛i性钾溶液,因此命名为'浊气'或'毒气'。在同一年,普利斯特里作类似的燃烧实验,发现使1/5的空气变为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于他同D·卢瑟福都是深信燃素学说的,因此他们把剩下来的气体叫做'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

氮气防止爆胎和缺气碾行
爆胎是公路交通事故中的头号杀i手。据统计,在高速公路上有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事故总量的70%。汽车行驶时,轮胎温度会因与地面磨擦而升高,尤其在高速行驶及紧急刹车时,胎内气体温度会急速上升,胎压骤增,所以会有爆胎的可能。而高温导致轮胎橡胶老化,疲劳强度下降,胎面磨损剧烈,又是可能爆胎的重要因素。而与一般高压空气相比,高纯度氮气因为无氧且几乎不含水份不含油,其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升温慢,降低了轮胎聚热的速度,不可燃也不助燃等特性,所以可大大地减少爆胎的几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