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发展历史与VRV变频多联空调系统介绍
配管方式:多管式、冷媒分配箱式、主干管式
冷媒分为:R22、R407c、R410A
冷房—室内吸热,暖房—室内散热
以一对一的分离式冷气,成本低,安装容易,保养维修容易,价钱也低,分区运转控制容易
发展出冷暖功能,变频功能,冷媒从R22
三菱重工变频多联机室内机
空调的发展历史与VRV变频多联空调系统介绍
配管方式:多管式、冷媒分配箱式、主干管式
冷媒分为:R22、R407c、R410A
冷房—室内吸热,暖房—室内散热
以一对一的分离式冷气,成本低,安装容易,保养维修容易,价钱也低,分区运转控制容易
发展出冷暖功能,变频功能,冷媒从R22、R410A、HC碳氢冷媒。节能环保但因有管长限制,大30公尺左右,在较大公共场所,如大卖场,百坪,千坪空间,要装设一对一分离式冷气,管长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才会有冰水机的出现,从往覆式压缩机、涡卷式、螺旋式、离心式、结合:储冰式功能、吸收式功能。更节能环保,先用冷媒把冷水打成冰水,送进室内,可以解决管长限制的问题,但又因,保养维修不易,水质维护问题,且占空间,噪音大,分区运转不易控制,造成能源浪费,所以才会有vrv的出现(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变频多联干管式系统,采室内膨胀,外机油分离器设计,管长:总长度可达300公尺,实长150公尺,高低落差50公尺,结合了两种空调设备的优点、改善掉的缺点,又发展出冷暖同时设备,储冰式设备,控制设备,配合计算机可做远程控制,秏电计算,更可结合消防设备,排风设备,换气设备,警报系统,冷气从早R22冷媒,进化至R410冷媒,近期又有HC碳氢冷媒出现,使空调上的使用,更省电,更环保

天加变频多联机
优点:变频多联机系统与传统的水系统空调(冷热量传递介质为水)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采用冷媒节省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空间室外机属于风冷热泵型机组,可直接放于屋顶、阳台或楼外空地(机组重量不会对大楼楼顶结构产生影响),无须设置机房,而且不需要冷却塔、水泵、软化水等繁琐的附属设备,节省了大量建筑面积和基建投资,业主也可将这些空间用作其途径获得更大的收益。室内机外型尺寸都非常精巧(机身超薄),连接的冷媒管很细且安装没有坡度要求,室内机本身附带冷凝水提升泵,可以提高冷凝水管的安装高度,这样就可大大节省吊顶空间,有利于提高吊顶高度。控制、智能化管理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温度的舒适要求,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原理,室内机同时感应室内空间与辐射温度,自动调节出适当温度,使房间内温度达到舒适均衡。室外机、室内机都带有电脑板,通过信号的传输可对室内外机的电子膨胀阀进行连续精密调整,温度波动范围小,并可实现时间、风量、风向、状态的自由设定与控制。空调系统备有简易遥控器、控制器、7日定时控制器五种控制方式,另外变频多联机系统还提供管理系统,可直接连接计算机进行楼宇的智能化管理。工程设计自由度高、灵活方便只用“电”这一种能源就可解决全部空调运行问题,比较安全可靠,夏送冷风,冬送暖风;而且变频多联机系统实现了在冬季-15℃的室外温度以上变频多联机系统保证稳定的供热运转,完全可满足在寒冷地区的空调需要。变频多联机系统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的冷媒管道配管长度可达100米(840型室外机为120米),室外机高于室内机的高度差可达50米(当室内机高于室外机时为40米),并且同一冷媒系统中各室内机之间大高度差为15米,因此此系统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楼宇建筑。室内机有天花板内置风管式、四面出风嵌入式、两面出风嵌入式、壁挂式等7种型式、34个型号,用户可根据建筑风格和装饰美观的要求任意选用。可采用多种新风形式(全热交换器、室内机、新风机)来满足不同使用场所的温度、湿度要求,而且新风机吊顶安装,不需设设备间,节省占地面积。安装极为方便。
变频空调与普通空调的比较
常规空调的制冷能力随着室外温度的上升而下降,而房间热负荷随室外温度上升而上升,这样,在室外温度较高,本需要空调向房间输出更大冷量时,常规空调往往制冷量不足,影响舒适性;而在室外温度较低时,本需要空调向房间输出较小冷量,常规空调往往制冷量过盛,白白浪费电力。而变频空调通过压缩机转速的变化,可以实现制冷量随室外温度的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这样就实现了制冷量与房间热负荷的自动匹配,改善了舒适性,也节省了电力。
变频空调调节制冷量的原理如下: 一定工况下,制冷量与制冷剂质量流量成正比,即Q=q.m式中,Q—制冷量q—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m—制冷剂质量流量 一定工况下,制冷剂质量流量与压缩机转速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即m=f(N) 式中f—制冷剂质量流量与压缩机转速的函数关系,不同结构的压缩机此关系式不同N—压缩机转速 综合上两式,就可以通过调节压缩机转速实现空调制冷量的调节,这正是直流或交流变频空调变频能量调节的原理。
[attachimg]948[/attachimg] 变频空调调节制冷量的原理如下: 一定工况下,制冷量与制冷剂质量流量成正比,即Q=q.m式中,Q—制冷量q—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m—制冷剂质量流量 一定工况下,制冷剂质量流量与压缩机转速成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