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灌砼量V应根据设计桩径、导管管径、导管安装长度、孔内泥浆密度进行计算,且V≥V0+V1。
V0为1.3m桩长的砼量,V0=1.2×1.3πD2/4(单位:m3);1.2-桩的理论充盈系数;D-设计桩径(m)。
V1为初灌时导管内积存的砼量,V1=(hπd2/4)(ρ+0.55πd)/2.4 (单位:m3);h-导管安装长度(m);d-导管
桩机导管厂
初灌砼量V应根据设计桩径、导管管径、导管安装长度、孔内泥浆密度进行计算,且V≥V0+V1。
V0为1.3m桩长的砼量,V0=1.2×1.3πD2/4(单位:m3);1.2-桩的理论充盈系数;D-设计桩径(m)。
V1为初灌时导管内积存的砼量,V1=(hπd2/4)(ρ+0.55πd)/2.4 (单位:m3);h-导管安装长度(m);d-导管直径(m);ρ-孔内泥浆密度(t /m3); 0.55-导管内壁的摩阻力系数;2.4-砼的密度(t /m3)。
目前,桥梁桩基施工多为灌注水下混凝土,虽然灌注水下混凝土已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总结,但施工过程中不为人预知的事故还是经常发生,大到断桩,小到浮笼等,给施工带来影响并造成经济损失。水下混凝土浇注中,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扩大或把损失控制在zui小限度。 下面就一些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法。 1、剪球时卡管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经常会产生剪球时卡管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 1.1剪球制作不合理 塞球直径与导管直径差别太小,剪球前由于砂浆或细石料渗入导管与球壁之间造成堵塞。如果是这种情况,在不浪费混凝土方量的前提下,应急处理法有两个: ⑴.用一定长度(一般比漏斗长2m左右)直径为20mm~25mm的钢筋捅塞球,使混凝土下落。 ⑵.利用机械振动使混凝土下落,这种方法要求操作技术娴熟,以保证混凝土下落时导管回落到正常埋管的位置。 1.2混凝土不合格 如果开盘后的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拌和不均匀,加上累积混凝土过程中粗骨料下沉,可能导致漏斗口处粗骨料相互挤压密实而堵塞漏斗口,导致剪球后混凝土难以下落。 补救的法同上,同时必须注意:第1斗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以控制在水下混凝土坍落度规范要求的高限为宜,为确保剪球顺利,可适当控制石料用量,等剪球完成后再按正常配合比进行拌和。如果采取措施后混凝土仍不下落,时间又长,只能放弃这斗混凝土,适当清孔或用空压机对孔底进行扰动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安装清孔器:
在孔口附近将清孔导管两节一拼,拼成几大节。下节接好进气管,上节安好喷嘴弯头。然后利用吊架的顶滑轮顺序吊放。首先把下一大节吊入孔内,下至适当位置挂住,随即将第二大节吊上去与之连结,如此更续吊装下放,直至全导管安装完毕。导管要高出地面3~4米,喷嘴要对准出水口,为了防止导管转动出事故,用两根圆木将导管夹住,即控制喷水方向,还起压住导管的作用。同时接通水源。清孔开始之后,即向孔内guan水,以保持孔内水位,避免造成坍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