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如何控制粘钢加固施工质量粘钢加固具有施工简便易行、占用空间少等优点。这种方法的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由于钢板刚度较大,施工时存在误差等原因使得粘钢胶在使用中容易在粘结面上发生剥离脱空,特别是钢板端部更易发生剥离破坏,因此粘钢加固施工过程的控制尤为重要。
1、仔细研究设计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
项目技术负责人、
结构加固设计
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如何控制粘钢加固施工质量粘钢加固具有施工简便易行、占用空间少等优点。这种方法的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由于钢板刚度较大,施工时存在误差等原因使得粘钢胶在使用中容易在粘结面上发生剥离脱空,特别是钢板端部更易发生剥离破坏,因此粘钢加固施工过程的控制尤为重要。
1、仔细研究设计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
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对设计图纸应充分熟悉,并对设计图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构造规定进行审查。如粘钢加固基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C15、粘钢钢板厚度以2-6mm为宜、受压区侧梁粘结钢板宽度应小于梁高的1/3、钢板在加固点外的锚固长度应满足规定要求等;
2、进场材料的控制
材料质量的控制粘钢加固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钢板、粘钢胶、螺杆、胀栓、。首先应确认进场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技术要求等与设计相符,再检查材料书,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材料性能及成分检测报告等是否。
3、粘钢加固的测量放线控制
施工前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测量放线,质检员跟踪检查,确保钢板粘贴部位、长度、间距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混凝土粘合面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构件表面处理质量好坏是粘钢加固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也是项目部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质检员检查验收时应逐一进行。检查验收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构件表面洁净度控制:经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洁净,无粉粒、浮渣、油污,并用脱脂棉蘸擦拭。旧混凝土构件应用金刚石角磨机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皮,直至完全露出新面,然后用无压缩空气吹去粉尘,或清水冲洗干净。
(2) 混凝土构件表面干燥控制:经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完全干燥后方可粘贴钢板,对湿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需进行人工干燥处理。
(3) 构件上有蜂窝、裂缝、剥层的应先用湿布擦拭一遍,待干后再补平。
(4) 构件有空鼓的,可将空鼓处剔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后修平。
5、钢板粘合面除锈和粗糙处理控制
钢板粘合面处理和混凝土粘合面处理同样重要,钢板应先除锈至出现金属光泽,并进行打磨处理,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并用脱脂棉蘸擦拭表面,待表面干燥后方可粘贴。
6、粘钢胶调配的控制
粘钢胶的调配对胶粘剂的强度及粘贴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调配容器要做好防雨、防水措施,胶粘剂调配在室内进行,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配方和搅拌方法配制和搅拌,粘钢胶调配后夏季应在40min内用完,冬季应在60-90min内用完。
7、粘贴过程质量的控制
钢板粘贴前应对加固构件进行卸荷,钢板粘贴时,检查钢板周边应有适量胶液挤出,用手锤沿粘贴面轻轻敲击钢板,检查是否有空鼓。
拼装钢板时,要将钢板紧贴混凝土表面,钢板粘贴后应加压固定,顺序为由钢板一端向另一端或由钢板中间向两端加压,不得有钢板两端向中间加压,固定加压时用力应均匀,力度适中,钢板粘贴时表面应平整。
8、检查验收
常温下,钢板粘贴完成24h后即可拆除临时夹具或固定支撑,72h后即可报监理进行施工质量验收,后验收主要是逐一检查粘贴钢板的密实度,可采用锤击法判断是否空鼓,亦可采用超声波法探测粘结密实度。若锚固区粘结面空鼓面积大于10%、非锚固区粘结面空鼓面积大于30%,则判粘结件无效,验收不予通过。这时可用小锤确定空鼓范围,然后用枪钻在空鼓处钻孔,后用注胶器补胶,直到密实为止。检查验收应做好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粘钢加固工程应对粘钢的拉拔和剪切性能做现场检测实验。实验由施工方委托有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现场测试,出具盖有MA章的检验报告。
9、粘钢的防腐
对粘钢表面用电动钢丝刷和铁砂布除锈,清理干净后,再用环氧树脂胶打底,贴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布防腐。
结构加固_加固工程_钢结构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梁承载力不足,该如何加固梁,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梁就是架在墙或柱子上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上长条形承重构件。在建筑发展迅速的今天,其组成形式多种多样,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问题上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那么在梁承载力不足时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哪些呢?
增大截面加固法
本方法适用于提高梁的抗弯性能。梁新增受力钢筋应由计算确定,纵筋一般取≥φ16mm,且不应<φ12mm。箍筋一般取≥φ8mm,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范围和间距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新增钢筋的间距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新增混凝土强度应比原梁提高一个等级,且不应C20。新旧混凝土结合需要凿毛并涂刷界面剂。
外粘型钢加固法
该方法适用于大幅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外包型钢的规格应由计算确定,角钢的厚度不应小于5mm,肢长不应小于50mm,沿梁轴线方向应每隔一段距离用扁钢制作的箍板或缀板与角钢焊接。当有楼板时,附加螺杆穿过楼板,与U型箍板焊接。箍板或缀板截面不应小于40*4mm,间距不应大于20r(r为单根角钢截面的小回转半径),且不应大于500mm,在节点区,其间距宜适当加密。角钢的两端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可采用穿孔螺栓或组合型钢箍并配以螺栓的锚固形式。外粘型钢的注胶应在型钢构架焊接完成后进行,胶缝厚度宜控制在3-5mm,局部允许有长度不大于300mm、厚度不大于8mm的胶缝,但不得出现在角钢端部600慢慢范围内。
粘贴钢板加固
本方法适用于对梁的受弯加固,尤其是简支梁的正截面抗弯加固。粘贴钢板的规格需要计算确定,钢板层数宜为一层。粘贴钢板采用的胶粘剂质量应可靠,性能指标需满足相应的规范。为了保证加固质量,应采用锚栓进行附加锚固。锚栓不应大于M10,一般采用M8,锚栓间距不应小于250mm,一般间距为300mm。只有钢板厚度≤5mm时,可采用手工涂胶,当钢板厚度>5mm时,应采用后灌工艺。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
粘贴碳纤维加固梁,是用胶粘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受力表面,用以补充梁的配筋不足,达到提高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的目的。正截面受弯加固,碳纤维的方向应沿纵向贴于梁的受拉面;斜截面受剪加固,纤维方向应沿横向环绕贴于梁周表面。加固所用的碳纤维布规格需由计算进行确定。加固后的结构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
一、干湿包钢加固的区别无粘接外包型钢加固法又称干式外包钢,即采用外包型钢加固法时,型钢与混凝土间缝隙不采用结构胶,或仅仅使用乳胶水泥、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来填补缝隙时,便是无粘接外包型钢加固法。
无粘接外包钢加固法中,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连接,因此在承受外力时,会按照原构件与型钢的刚度进行分配。这种加固方式中,原构件与型钢二者构成组合构件,没有形成整体共同受力,加固效果比较局限。
由于原构件与型钢之间无法共同受力,因此原有构件的状态好坏,会对型钢的受力有不同的影响。原有结构承载力不足时,荷载全部靠型钢承受,就会提高钢材的需求,造成钢材浪费。无粘接外包型钢作为传统的工艺,虽说施工简单,但更适用于工程要求不采用结构胶的环境,或者部分新建工程的加固中。
有粘接外包型钢加固法又称湿式外包钢,当加固工程中允许使用结构胶时,且原结构经检测可以进行外包型钢加固时,就可以采用更适宜的有粘接外包型钢加固法,将原构件与型钢形成牢固粘接,达到整体受力、共同工作的目的。
从柱受力的角度看,钢筋混凝土柱的缺陷会导致构件抗压能力的削弱,加固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缺陷混凝土柱的正截面承载能力。钢筋混凝土柱用粘结外包钢加固法,用结构粘结胶灌缝少量增大柱子截面,并外包角钢套箍,在新增加截面的部分提高柱子承载力的同时,还因新增钢板箍的横向约束作用,使原混凝土柱产生良好的三向应力状态,外包钢套、灌浆料与原柱之间可靠地联结成整体,因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柱子的承载力。
这样不仅能满足柱加固时既要大幅度提供其承载力,又要使柱子的横截面积增大不多、占用有效空间小的要求,而且具有整体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对于无粘接外包型钢,有粘接的形式无论是在施工,还是在结构受力方面,都要更为的复杂。有粘接外包型钢利用型钢、缀板组成型钢骨架对原结构起到约束作用,并通过结构胶的粘接、剪力传递作用保证后加型钢与原结构的共同受力。由此可见,结构胶在有粘接外包型钢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