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压铸模具的寿命如何提高压铸模具的寿命?
压铸模具失效形式主要有:尖角、拐角处开裂、劈裂、热裂纹(龟裂)、磨损、冲蚀等。造成压铸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有: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加工、使用、维修以及热处理的问题。
压铸模具由于生产周期长、投资大、制造精度高,故造价较高,因此希望模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但由于材料、机械加工等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模具过早失效而报废,造成极大的
天津铝压铸
如何提高压铸模具的寿命
如何提高压铸模具的寿命?
压铸模具失效形式主要有:尖角、拐角处开裂、劈裂、热裂纹(龟裂)、磨损、冲蚀等。造成压铸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有: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加工、使用、维修以及热处理的问题。
压铸模具由于生产周期长、投资大、制造精度高,故造价较高,因此希望模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但由于材料、机械加工等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模具过早失效而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
众所周知,压铸模具的使用条件极为恶劣。以铝压铸模具为例,铝的熔点为580-740℃,使用时,铝液温度控制在650-720℃。在不对模具预热的情况下压铸,型腔表面温度由室温直升至液温,型腔表面承受极大的拉应力。开模顶件时,型腔表面承受极大的压应力。数千次的压铸后,模具表面便产生龟裂等缺陷。
由此可知,压铸使用条件属急热急冷。模具材料应选用冷热疲劳抗力、断裂韧性、热稳定性高的热作模具钢。H13(4Cr5MoV1Si)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材料,据介绍,国外80%的型腔均采用H13,现在国内仍大量使用3Cr2W8V,但3Cr2W8VT_艺性能不好,导热性很差,线膨胀系数高,工作中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模具产生龟裂甚至,并且加热时易脱碳,降低模具
制造压铸模具的材料,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压铸模具在其正常的使用条件下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因此,在投入生产之前,应对材料进行一系列检查,以防带缺陷材料造成模具早期报废和加工费用的浪费。常用检查手段有宏观腐蚀检查、金相检查、超声波检查。
(1)宏观腐蚀检查。主要检查材料的多孔性、偏柝、龟裂、裂纹、非金属夹杂以及表面的锤裂、接缝。
(2)金相检查。主要检查材料晶界上碳化物的偏析、分布状态、晶料度以及晶粒间夹杂等。
(3)超声波检查。主要检查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大小。
压铸模具离子覆膜技术在压铸行业,压铸过程中的粘模、冲蚀、腐蚀
压铸模具离子覆膜技术
在压铸行业,压铸过程中的粘模、冲蚀、腐蚀而造成的产品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模具的损坏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压铸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现在将现代表面工程技术应用于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极大地改善了压铸模具的表面性能,而且是长效型的,解决了传统工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用行内人士的话来讲是了压铸模具表面处理的先河。
该方法是运用离子覆膜技术,在模具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陶瓷薄膜,这层膜具有损、抗腐蚀的功能,由于这层膜使用的材料不与铝、锌等金属溶液亲和或发生反应,所以能极大地改善压铸件的离模性能而不发生粘模现象。例如某厂家一个铝合金压铸件,产量要求很高,由于发生粘模现象,不得不压一个小时模具就得下来打磨一次,经过表面处理后,模具八个小时才下来,而且清理起来非常容易。
在锌合金压铸,由于锌合金溶液极易与模具钢发生反应,有的模具在试模阶段就发生了侵蚀现象,模具经过表面处理后,由于锌合金溶液不与模具直接接触,从而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

低压铸造是将模具置于密闭的保温炉中
低压铸造是将模具置于密闭的保温炉中,型腔通过冒口与炉内的熔融金属相连。工作时向炉内通入加压空气,熔融金属从立管流入型腔。熔融金属凝固后,释放炉内压缩空气,未凝固的金属从立管流回炉内。
我们目前使用的许多零件都是采用低压铸造技术制造的,例如变矩器中的铝制车轮和叶片。所得铸件结构致密,机械性能好。这种方法的产率高,与重力铸造的产品一样,这种方法的产率为70%~80%。相同产品压铸工艺的生产效率是重力铸造的三倍。且表面光洁,可减少加工余量。
低压铸造
开始低压铸造时,请先检查模具。生产周期结束后,当油漆失效或表面不平整时,需要用砂轮打磨。然后清理顶杆的铝屑和排气塞,然后烘烤模具。工作温度为(360±10)℃,因此模具在工作前应烘烤至工作温度。
当低压铸模加热到300℃时,喷漆,油漆必须均匀,不流挂。这样可以防止铝合金腐蚀型腔,延长模具寿命。低压铸造还可以防止铝合金粘附在型腔或分型面上,从而实现连续生产。还可以使型腔有一层隔热,保护结构,使金属液顺利流入型腔,降低铝液的流动阻力,提高金属液的充填性能。
然后设置型芯并设置低压铸造工艺参数。低压铸造的工艺参数主要有铝液温度、设备加压速度和压力设定。这三个因素都会影响铸件的质量。如果设置不好,会造成粘砂、浇注不足、堵塞等缺陷。因此,参数设置对于低压铸造非常重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