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注意事项(1)在正式施工前,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应急措施和方案。(2)在开挖过程中遵循分层、对称、平衡原则。(3)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深基坑开挖方案进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土体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对主体桩位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损坏等工程事故。(4)基坑四周及支护范围严禁堆土或堆载,挖机配合自卸
拉森桩出租厂家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1)在正式施工前,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应急措施和方案。
(2)在开挖过程中遵循分层、对称、平衡原则。
(3)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深基坑开挖方案进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土体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对主体桩位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损坏等工程事故。
(4)基坑四周及支护范围严禁堆土或堆载,挖机配合自卸车或装载机边挖边运至地点。
(5)机械开挖过程中严禁碰撞、夯砸钢板桩围堰及内支架支撑;基坑过程中机械严禁挖、碰、砸桩头,造成桩头损坏。
(6)钢板桩支护的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封底,施工垫层。
(7)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足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确保基坑开挖施工安全。
2.3.3基坑排水施工工艺
1.基底明沟法排水
(1)开挖基坑有渗水时,采用明沟法排水;沿坑底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排水沟和集水坑,汇集基坑渗水,然后用水泵排除坑外。
(2)排水沟、集水坑的大小,主要根据渗水量的大小而定,一般排水沟深不小于0.3m,底宽应不小于0.3m,纵坡为1%~5%;集水坑一般设在下游位置,一个或数个,小边长0.6m,深度一般应大于0.7m或进水的高度;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1.5倍~2.0倍;基坑排出的水要以水管或水槽远引。
深基坑支护方式
1、排桩支护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砼灌注桩,桩的排列有间隔式、双排式和连续式,桩顶设置砼连系梁或锚桩、拉杆。施工方便、安全度好、费用低。钢筋砼灌注桩的排列方式北京神华大厦基坑的交错相间排桩支护直径0.6~1.1m的钻孔灌注桩可用于深7~13m的基坑支护,直径0.5~0.8m的沉管灌注桩可用于深度在10m以内的基坑支护,单层地下室常用0.8~1.2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作支护结构。2、土钉墙支护天然土体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土钉(亦称砂浆锚杆)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类似重力挡墙的土钉墙,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保持开挖面的稳定。
也称为喷锚网加固边坡或喷锚网挡墙。土钉支护施工工艺1)开挖工作面:土钉支护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分层深度视土层情况而定,工作面宽度不宜<6m,纵向长度不宜<l0m。2)喷射第层砼:为防止土体松弛和崩解,须尽快做第层喷射砼,厚度不宜<40~50mm。喷射砼水泥用量≮400kg/m3。3)土钉成孔:土钉成孔直径70~120mm、向下倾角15~200,成孔方法和工艺由承包商根据土层条件、设备和经验而定。4)安设土钉、注浆:土钉有单杆和多杆之分,单杆多为Φ22~32mm的粗螺纹钢筋,多杆一般为2~4根Φ16mm钢筋。采用灰浆泵注浆,土钉注浆可不加压。5)挂钢筋网、喷射砼面层:钢筋网通常直径Φ6~10、间距200~300mm,与土钉连接牢固。钢筋与第层喷射砼的间隙≮20mm。设置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层钢筋网被覆盖后铺设。砼面板厚度50~100mm。
打桩阻力过大不易贯入
这由两种原因造成。一是在坚实的砂层锤击数或砂砾层中打桩,桩的阻力过大;二是钢板桩连接锁口锈蚀,变形:致使板桩不能顺力沿锁口而下。对种原因,需在打桩前对地质情况作详细分析,充分研究贯人的可能性,在施工时可伴以高压冲水或振动法沉桩,不能用锤硬打;第二种原因,应在打桩前对板桩逐根检查,有锈蚀或变形的及时调整。还可在锁口内涂以油脂,以减少阻力
拉森桩拉森桩出租厂家
渗漏和涌沙
①现象:基坑挖土过半时,发现钢板桩渗漏,主要在接缝处和转角处,有的地方还涌沙。
②原因分析:拉森钢板桩旧桩较多,使用前未进行校正修理或检修不,锁水处咬合不好,以致接缝处易漏水。转角处为实现封闭合龙,应有特殊形式的转角桩,这种转角桩要经过切断焊接工序,可能会产生变形。打设拉森钢板桩时,两块板桩的锁口可能插对不严密,不符合要求。拉森钢板桩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导致锁口漏水。
③预防措施:旧钢板桩在打设前需进行矫正。矫正要在平台上进行,对弯曲变形的钢板桩可用油压千斤顶顶压或火烘等方法矫正。做好围檩支架,以保证钢板桩垂直打入和打入后的钢板桩墙面平直。防止钢板桩锁口中心线位移,可在打桩行进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由于钢板桩打入时倾斜,且锁口结合处有空隙,封闭合龙比较困难,解决的办法一是用异形板桩 此法较困难);二是采用轴线封闭法(此法较为方便)。
④治理方法:采用水玻璃水泥浆以阀管双液灌浆系统施工堵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