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池
(1)集水井容积
集水池容积按一台泵5min出水量计,即
V=Q单*5*60/1000=65.5m3
(2)集水井面积
集水井有效水深为2m,则其面积为A=65.5/2=32.75
四.集水池设计计算。(此设计为岸边取水泵房)。
集水池尺寸应满足安装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的要求。
集水池水位:
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大头
一体化提升泵站
集水池
(1)集水井容积
集水池容积按一台泵5min出水量计,即
V=Q单*5*60/1000=65.5m3
(2)集水井面积
集水井有效水深为2m,则其面积为A=65.5/2=32.75
四.集水池设计计算。(此设计为岸边取水泵房)。
集水池尺寸应满足安装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的要求。
集水池水位:
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大头直径:DN≧(1.3~1.5)d=
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长度:L≧(3.0~7.0)×(D-d)=
喇叭口距吸水井井壁距离:≥(0.75~1.0)D=
喇叭口之间的距离:≥(1.5~2.0)D=
喇叭口距集水池底距离:≧0.8D=
喇叭口淹没水深:≧(0.5~1.0)=1.0m
所以,集水池长度=(注:后还要参考水泵机组之间距离调整确定)。
吸水井宽度=520×2+650=1690mm。
一体化污水泵站的设计详细内容
(4)集水井尺寸的确定
为了扩大容积,在已计算的集水池基础上扩大,为了减小土方施工量,并达到水位足够深的情况下,只扩大其上部尺寸,格栅各半段直接连入集水池。

技术特点
(1)相比传统混凝土泵站,工厂预制,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
(2)智能化程度高,自动控制及监测运行状态,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
(3)设备运行振动低,噪音低,故障率低,维保成本低。
4
技术标准
(1)《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B33/T 1110-2015);
(2)《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CECS407:2015)。
5
应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水源水取水,防洪排涝,以及雨水、污废水输送等水利、市政领域。

(3)泵型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一体化泵站的用途和工作性质。对那些年工作时间较长的灌溉和补水泵站应选择区范围宽, 且、汽蚀性能好的泵型。对那些以排涝为主的泵站则应选择工作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的泵型。
(4)工程布置应尽量采用正向进水,确保每台机组的进水条件良好,流态均匀。在工程布置上不得不采用侧向进水时,在设计中应尽量延长侧向进水口与水泵的距离,并采取一定的导流措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