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蜂窝现象的措施:(1)应当根据混凝土过程的施工情况,例如振捣方式,运送方式,钢筋尺寸和钢筋分布情况等等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当发现混凝土的工作和易性不理想时,不应当只添加水因为这样会损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是应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者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2)混凝土的卸料要仔细。任何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卸料时都要注意其关键点是要避免离析。混凝土应当垂直卸料,出料口离终位
清水混凝土修复施工
控制蜂窝现象的措施:
(1)应当根据混凝土过程的施工情况,例如振捣方式,运送方式,钢筋尺寸和钢筋分布情况等等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当发现混凝土的工作和易性不理想时,不应当只添加水因为这样会损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是应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者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2)混凝土的卸料要仔细。任何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卸料时都要注意其关键点是要避免离析。混凝土应当垂直卸料,出料口离终位置越近越好;混凝土不宜流向其位置,如果需要移动它们,应当采用大铲子来进行;完成一车混凝土的卸料后,下一车应当紧挨着处的尾部进行,而不要另起一处,后把它们连起来,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在连接处产生蜂窝现象。

修补工艺
1. 修补方法
(1)干粉修饰法:采用水泥(3份):白水泥(1份),搅拌均匀,用海绵蘸直接涂抹在需要修饰区,视孔眼饱满,并擦拭干净表面无浮灰即可,修饰时间应在构件脱模后及时进行。主要修补表面小气孔现象。
(2)浆体修补法:采用水泥(2份):白水泥(1份),用胶水搅拌均匀,用在修补区刮平,然后用刮片刮至表面平整,待修补面快干时,用干粉修饰法进行调色,300-500目砂纸打磨。浆体修补法主要是对麻面、砂斑、砂线现象修补用。

三、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灰比及混凝土坍落度,尽量减少自由水,避免由于天气炎热、大风原因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引起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覆盖养护措施加以控制。(5)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严格控制现浇板荷载堆放时间、位置和数量,保证混凝土达到1.2KN/㎡,同时应避免集中荷载堆放和堆放过多引起的混凝土裂缝。(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①合理地分缝分块;②避免基础过大起伏;③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