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麻面
1 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缺浆、起砂、掉皮的缺陷,表现为构件外表呈现质地酥松的凹点,其面积不大(小于或等于0.5m2)、深度不深(小于或等于5mm)、且无钢筋现象。这种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湿润不够、支架不严、捣固时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气泡排出以后及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
(3)模板应当具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和强度,避免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拼缝处应当正
清水混凝土表面修复公司
混凝土麻面
1 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缺浆、起砂、掉皮的缺陷,表现为构件外表呈现质地酥松的凹点,其面积不大(小于或等于0.5m2)、深度不深(小于或等于5mm)、且无钢筋现象。这种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湿润不够、支架不严、捣固时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气泡排出以后及捣固后没有很好养护而产生。
(3)模板应当具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和强度,避免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拼缝处应当正确地进行密封,确保不会发生漏浆。
(4)仔细地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操作,避免振捣不实和过分振捣。新的一层混凝土在深度上应当全部振捣到位,振捣点的距离应当保证每一处混凝土不会被遗漏。

5、露筋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钢筋安装,确保钢筋安装位置准确。加强现场检查,发现钢筋绑扎松动时立即加固、偏位时立即调整。
(2)要求使用砼垫块。
6、蜂窝预防措施
(1)加强模板验收,防止漏浆,重复使用模板须仔细清理干净,均匀涂刷隔离剂,不得漏刷。浇砼时安排专人浇水湿润模板。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计量,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禁止在施工现场任意加水。

细裂纹
混凝土表面发裂分为干缩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两种,裂纹出现在混凝土表面并且非常小,宽度通常小于 0.01 英寸。
干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部水分蒸发程度的不同而导致的变形不同,与内部相比,混凝土外表面水分的损失较快,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从而产生裂缝。裂缝宽度多为0.05~0.2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且分布不均。

(2)局部修复法
常用的方法有充填法,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法等。
①充填法。用钢钎、风镐或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终凿成V形或梯形槽,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或聚胶泥、或沥青油膏等材料封闭裂缝。其中V形槽适用于一般裂缝修补;梯形槽用于渗水裂缝修补;环氧砂浆适用于有结构强度要求的修补;聚胶泥和沥青油膏仅适用于防渗漏的修补。
②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梁等构件,由于运输、堆放、吊装不当而造成裂缝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类裂缝有时可采用凿除裂缝附近的混凝土,清洗、充分湿润后,浇筑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养护到规定强度的修补方法。修补后的构件仍可使用在工程上。用这种方法修补己断裂的构件应特别慎重。此外,修补前应检查钢筋的实际应力和变形状况。修补混凝土宜用微膨胀型。修复工作必须十分仔细认真,否则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将导致失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