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乘车安全五大误区(上)
在一个有车的家庭中,孩子是车上的“常客”,也是需要受到特别保护的弱小乘客。然而,那些平时习惯于以车代步的家长中,很少有人留意过儿童乘车保护问题,甚至一些家长的做法已经危及孩子的安全,他们自己还浑然不知。下面一一列出,希望能给“父母车族”们提个醒。
盲区一:
让孩子直接坐副座
笔者注意到,多数开车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让孩子
知识科普防空防灾工具书家庭篇学龄前孩子工具书
儿童乘车安全五大误区(上)
在一个有车的家庭中,孩子是车上的“常客”,也是需要受到特别保护的弱小乘客。然而,那些平时习惯于以车代步的家长中,很少有人留意过儿童乘车保护问题,甚至一些家长的做法已经危及孩子的安全,他们自己还浑然不知。下面一一列出,希望能给“父母车族”们提个醒。
盲区一:
让孩子直接坐副座
笔者注意到,多数开车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而且根本没有提醒孩子系好安全带。
提醒: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危险的。因为小孩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一旦出现急刹车或者发生碰撞时,副驾驶座上的小孩就会前冲,撞向中控台或者前风挡。即便是给孩子系上安全带,由于儿童的颈椎等比较脆弱,其保护作用也非常有限。而且,如果发生严重碰撞,安全气囊会自动打开,对成人来说会起到保护作用,但对身材较矮小的孩子来说,气囊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12岁以下儿童乘车必须坐在后排。
盲区二:
家长抱着坐车
据笔者观察,从幼儿园出来的小孩,大多都是由家长抱在怀里乘车的。一些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很自然地坐在副驾驶座上,丝毫没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险。
提醒: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怀抱着孩子安全,但事实恰恰相反。研究数据表明,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这种情况下,家长根本无力抱住怀中的孩子。同时,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发生猛烈碰撞时,家长的胸部会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当速度达到40公里时,大人给孩子的压力会超过1吨,对孩子的伤害可想而知。所以,建议年龄尚小的孩子家长好装配儿童安全座椅。
儿童乘车安全五大误区(下)
盲区三:
给孩子系成人安全带
一些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特意为他们扎上了安全带。但由于身材矮小,大多数孩子只用了扎在腰部的那段,胸部的安全带根本用不着。
提醒:目前绝大多数车型的安全带都是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绑得太紧,在发生交通意外时就可能造成孩子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绑得太松,儿童又会从安全带的保护中飞出来。所以,建议小于6岁孩子,好不要用成人安全带。
盲区四:
让孩子把头探出车窗
有的父母为了让已经上车的孩子跟同学打招呼,打开车窗玻璃,让孩子能把头或胳膊探出车窗。
提醒:如果车窗没有防夹手功能,小孩子的肢体探出车窗,就极易发生挤夹。尽管这类的事故发生较少,但也须保持警惕。
盲区五:
在车里堆满玩具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在车里玩的开心,特意在车内堆满了各种儿童玩具。
警惕儿童乘车意外伤害(下)
意外八:
套用系带勒割伤害由于儿童身高还不够高,如直接使用汽车后座的成人适用的安全带,有可能会使安全带越过儿童的脖子,造成勒伤或割伤。出现交通事故时,儿童还有可能从安全带中被抛出去。
家长对策:儿童和成人安全带是不配套的,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车内添置儿童的安全座垫,这样,孩子坐在座垫上,再系成人安全带就比较合适了。
意外九:
空调废气伤害冬夏季长时间开启空调会导致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尤其是在汽车停止时,继续运转空调可使发动机排出的聚集于车内;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故在车内休息、睡眠时极易发生。
家长对策:长时间行车途中如果发现孩子有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也要首先考虑到的可能性,同时立即开窗通风。
意外十:
车门误开致命伤害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尤其在急速行驶过程中,如果孩子误开了车门,会将儿童抛出车外。
家长对策:自驾车时,孩子坐后排椅要有家人看护,避免意外发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