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数据库脱敏?
动态数据脱敏,是在查询语句执行过程中,根据生效条件是否满足,实现实时的脱敏处理。生效条件,通常是针对当前用户角色的判断。敏感数据的可见范围,即是针对不同用户预设的。系统管理员,具有权限,任何时刻对任何表的任何字段都可见。确定受限制用户角色,是创建脱敏策略的开始的一步。
敏感信息依赖于实际业务场景和安全维度,以自然人为例,用户个体的敏
医院数据资产分类分级报价
怎么用数据库脱敏?
动态数据脱敏,是在查询语句执行过程中,根据生效条件是否满足,实现实时的脱敏处理。生效条件,通常是针对当前用户角色的判断。敏感数据的可见范围,即是针对不同用户预设的。系统管理员,具有权限,任何时刻对任何表的任何字段都可见。确定受限制用户角色,是创建脱敏策略的开始的一步。
敏感信息依赖于实际业务场景和安全维度,以自然人为例,用户个体的敏感字段包括:姓名、身份号、手机、邮箱地址等等;在银行系统,作为客户,可能还涉及银行号、过期时间、支付密码等等;在公司系统,作为员工,可能还涉及薪资、教育背景等。
动态数据脱敏,是在查询语句执行过程中,根据生效条件是否满足,实现实时的脱敏处理。生效条件,通常是针对当前用户角色的判断。敏感数据的可见范围,即是针对不同用户预设的。系统管理员,具有权限,任何时刻对任何表的任何字段都可见。确定受限制用户角色,是创建脱敏策略的一步。
产品内置一系列常见的脱敏函数接口,可以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和数据特征,参数,从而达到不一样的脱敏效果。脱敏函数可采用如下三种内置接口,同时支持自定义脱敏函数。三种内置脱敏函数能够涵盖大部分场景的脱敏效果,不推荐使用自定义脱敏函数。
数据库脱敏方案
1、无效化方案在处理待脱敏的数据时,通过对字段数据值进行 截断、加密、隐藏 等方式让敏感数据脱敏,使其不再具有利用价值。一般采用特殊字符(*等)代替真值,这种隐藏敏感数据的方法简单,但缺点是用户无法得知原数据的格式,如果想要获取完整信息,要让用户授权查询。比如我们将身份号用 * 替换真实数字就变成了 '220724 ****** 3523',非常简单。
2、随机值替换,字母变为随机字母,数字变为随机数字,文字随机替换文字的方式来改变敏感数据,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数据的格式,往往这种方法用户不易察觉的。我们看到 name 和 idnumber 字段进行了随机化脱敏,而名字姓、氏随机化稍有特殊,需要有对应姓氏字典数据支持。
3、数据替换与前边的无效化方式比较相似,不同的是这里不以特殊字符进行遮挡,而是用一个设定的虚拟值替换真值。比如说我们将手机统一设置成 “13651300000”。
4、对称加密是一种特殊的可逆脱敏方法,通过加密密钥和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密文格式与原始数据在逻辑规则上一致,通过密钥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要注意的就是密钥的安全性。
5、平均值方案经常用在统计场景,针对数值型数据,我们先计算它们的均值,然后使脱敏后的值在均值附近随机分布,从而保持数据的总和不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