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小型科技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综合、探究、为理念而研究和开发的新课程实验教学环境,符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利用该环境开展科学探究实验学习,可以较好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而且可以很快适应新的考试方法和考试模式。
“校园科技馆”的建设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经济性原则,要结合本校实际,杜效投入,做到合理配置,重视性价比;二是实用性原则,要尽可能与
青少年科普仪器
学校小型科技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综合、探究、为理念而研究和开发的新课程实验教学环境,符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利用该环境开展科学探究实验学习,可以较好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而且可以很快适应新的考试方法和考试模式。
“校园科技馆”的建设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经济性原则,要结合本校实际,杜效投入,做到合理配置,重视性价比;二是实用性原则,要尽可能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追求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展品的设计要高科技展项与传统展项相结合,互动参与展项和静态展示展项相结合。展品要具有科普性、趣味性,使参与者乐于主动了解科学、形象理解和接触军事装备技术。在场馆设计中应用现代化智能和高科技手段。在现代科技馆的设计中,智能化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全彩激光、裸眼3D、虚拟现实等多项现代化信息技术、3D影院,甚至4D影院在各类科技场馆都很普及。据悉,在现代化的展厅中运用智能制系统,实现智能反馈与智能控制系统将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在军事科技馆的展厅中,结合传统展项,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例如在静态展示时,馆展出的是飞机整体,而在军事科技馆展示的是飞机的剖面,内部结构,实现互为补充。

我国对科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逐渐明朗化、清晰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同志进一步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党的十七大大报告中,胡同志提出要在我国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人才培养水平。2002年,颁布了《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颁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历史性战略转换。

科技馆在当代科普教育中的地位
当代科普教育的特点
科普教育的形态和模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受教育水平、自由时间支配水平等因素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在知识的信息时代,学科交叉分化不断综合,新的综合学科不断出现,一个人不可能具备所有的科技知识,但是必须具备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精神。因此当前科普教育的重点应突出科学方法的传授、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培育,并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