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隔墙板的应用以及设计规则概述ALC隔墙板的应用以及设计规则 加气制品的不同规格有相对的限制。加气后的容重相当于粘土砖的1/3-1/4,普通混凝土的1/5,相当于木材,比水要轻一些。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物自重减轻40%,墙体荷载减少50-60%,建筑物总自重减少20-30%,配筋率减少1-2,钢筋用量下降2-4kg/m2。从而比较好的地减少了基础和结构的输入,减少
ALC墙板报价
ALC隔墙板的应用以及设计规则
概述ALC隔墙板的应用以及设计规则
加气制品的不同规格有相对的限制。加气后的容重相当于粘土砖的1/3-1/4,普通混凝土的1/5,相当于木材,比水要轻一些。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物自重减轻40%,墙体荷载减少50-60%,建筑物总自重减少20-30%,配筋率减少1-2,钢筋用量下降2-4kg/m2。从而比较好的地减少了基础和结构的输入,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ALC隔墙板为无机硅酸盐物质,不会燃烧,由于产品导热系数很小,这使得热迁移慢,能比较好的抗御火灾,并保护其结构不受火灾影响。然后加气产品被比较多的用于防火墙和有防火要求的建筑。耐火限度可达4小时。原材料和成品均为无机材料,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无性,属于比较好的绿色、节能、与建筑同寿命型产品。
ALC隔墙板采用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建筑,无论外界的气候条件如何,可比较大限度的保持室内相对温度的平衡,因而在相同的供暖条件下,冬季室内温度比其它砌体结构建筑上升5度以上,而在夏季又可大大减少室内空调起动次数,可以比较好地减少房屋的采暖、空调等运行成本。
Alc隔墙板的辨别方法
Alc隔墙板的辨别方法
1.隔墙板的导热系数仅为0.11W/m·K,是普通混凝土的10倍。125mm的alc片式热泵的厚度可相当于370mm粘土砖墙,其隔热性能要好于普通粘土砖墙的建筑材料。
2.隔震alc隔墙板,其科学合理的安装节点设计和安装方法使板具有良好的后续性。钢结构住宅系统是在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检测中心进行的。混凝土外墙板的抗震性能试验和低周反复试验证明了该板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3.AlC隔离耐火ALC无机不燃材料,体积好,传热高,且防火性能好,板厚100mm,4小时以上。50mm厚钢板保护钢梁表面的阻力极限>3h,50mm厚钢板保护钢梁表面的阻力极限>4h,超过一个耐火标准。
4.alc可分配板材作为维修结构的填充材料。重量轻、强度高,满足设计要求的钢丝网能承受相应的风荷载、雪荷载和动荷载。
5.alc光圈是一个灯,只有0.5,是混凝土空心砖的1/5和1/3。它被称为漂浮在水面上的混凝土。施工计算能力:650kg/m3。隔声alc产品的微观结构由均匀、不连通的微孔组成,具有吸声和吸声双重性能。100mmAC板的平均间隔为40.8dB;两侧5mm厚腻子为45dB。

alc隔墙板的施工方法
近年来,alc隔墙板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它可以应用于住宅楼、办公楼等深而规则的隔墙中,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较好的缩短工期。下面山东ALC地下连续墙厂家分享ALC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设置移动接收平台进行垂直运输。以楼层为单位,划分作业队,楼层间形成流水施工,采用塔吊进行板条垂直运输。每块板应分层分类编号,便于分层分段吊装。
2.门洞及ALC板自由端采用4ф10、ф10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65@200 钢筋,C20混凝土。
3.alc隔墙板的安装顺序应为从门洞到两端。无门洞的内隔墙应从一端安装到另一端。当不符合模量时,可适当调整结构柱开口处或自由端的截面尺寸。
4.墙底缝隙采用细石混凝土夯实。一般3-5天后可拔出木楔。干硬细石混凝土应填充在木楔之间的缝隙中并压实。墙体顶部的接缝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
5.ALC板间立缝聚合物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建筑胶=1:3:0.1,其流动性应满足填充板的接缝要求。
6.安装中的通风管和桥架应穿过门洞上端的两根加强柱,并尽量规避整个板上的孔洞。

Alc板材安装后的保护措施
Alc板材安裝后的保护措施
1.水电工程技术管道及埋件应注意维护,规避冲击损坏。
2.对埋件的埋件进行改进和维护,不得爬行或损坏。
3.输送机应平稳行驶,规避撞到墙角,造成墙角缺边缺角。
4.水电工程技术要与土木工程技术密切配合,防止墙体被凿。
还要注意的是,拆除铁架时要小心,规避损坏已安装的墙体,并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规避工艺流程和交叉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不要忘了常用的工具应该用于稳定的装载、卸载和搬运板材。应使用总宽度不小于50 mm的皮带进行起吊。不得使用镀锌钢丝绳起吊。在整个运输过程中,alc板材应垂直堆放在侧面。几件袋子要捆扎结实,尽量不要放得太远。
今后运输蒸压加气砌块混凝土加气砌块板的车辆底盘应找平,严禁用工程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时应选择良好的绑扎措施,装卸时应防止碰撞。
alc板材安装时,板子堆放在室内或不会因雨雪天气而损坏;板子堆放在室外时,路面应平整无水,不得与路面直接接触,并应靠近施工现场,以减少损坏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