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测微仪外径千分尺介绍
螺旋测微仪
外径千分尺又称螺旋测微器(micrometer)、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
非标千分尺现货
螺旋测微仪外径千分尺介绍
螺旋测微仪
外径千分尺又称螺旋测微器(micrometer)、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终测量结果需要估读一位小数。
外径千分尺适用于测量钟表精密零件。
千分尺分为数显型,机械型(非数显),防水防油型,通用型,大型,测量型,超型等等,在使用前,需要仔细确认类型,测量范围,精度或其他规格。
台架的支撑点的选择对测量结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使用台架时,支点位置的选择和千分尺的姿势对测量结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下图表所示。因此,在确定测量的姿势后,需要进行基点对准再行使用。
用螺纹测量长度的尝试
人类较早使用螺纹原理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在17世纪得以实现。1638 年,英国约克郡的天文学家W. Gascogine应用螺纹原理测量星星的距离。在之后的1693年,他又发明了一个叫做“卡钳千分尺”的测量尺。
这是一个螺纹轴一端连着旋转手轮,另一端连着可移动量爪的测量系统。测量读数可以通过计数带有读数刻盘的手轮的旋转来获得。读数刻盘的一周被分成10 等分,通过移动量爪来测量距离,实现了人类用螺纹测量长度的尝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