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灰铸铁平台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指Mn、Cr、Cu、Sn、Mo等珠光体生成元素,这些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珠光体的含量,同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在程度上细化了石墨,使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减少甚至消失,珠光体则在的程度上细化,而且其中的铁素体由于有量的合金元素而固溶,使铸铁总有较高的强度性能。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的控制同样是重要的手段。
低合金铸造
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灰铸铁平台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指Mn、Cr、Cu、Sn、Mo等珠光体生成元素,这些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珠光体的含量,同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在程度上细化了石墨,使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减少甚至消失,珠光体则在的程度上细化,而且其中的铁素体由于有量的合金元素而固溶,使铸铁总有较高的强度性能。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的控制同样是重要的手段。
铸件回火要求
铸件回火要求:用途不同的工件应在不同温度下回火,以满足使用中的要求。
① 刀具、轴承、渗碳淬火零件、表面淬火零件通常在250℃以下进行低温回火。低温回火后硬度变化不大,内应力减小,韧性稍有提高。
② 弹簧在350~500℃下中温回火,可获得较高的弹性和的韧性。
③ 中碳结构钢制作的零件通常在500~600℃进行高温回火,以获得适宜的强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
钢在300℃左右回火时,常使其脆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类回火脆性。一般不应在这个温度区间回火。某些中碳合金结构钢在高温回火后,如果缓慢冷至室温,也易于变脆。这种现象称为类回火脆性。在钢中加入钼,或回火时在油或水中冷却,都可以防止类回火脆性。将类回火脆性的钢重新加热至原来的回火温度,便可以这种脆性。
生产灰铁铸件时如何正确选择浇注温度
生产
灰铁铸件时如何正确选择浇注温度?
1.砂芯气体引起的气孔气孔和多空性气孔常因砂芯排气不良而引起。因为造芯时砂芯多在芯盒中硬化,这就常使砂芯排气孔数量不够。为了形成排气孔,可在型芯硬化后补充钻孔。
2.液体夹渣加工后灰铸铁件表皮之下会发现一个个单体的小孔,孔的直径一般为1~3mm。个别情况下只有1~2个小孔。金相研究表明,这些小孔与少量的液体夹渣一起出现,但该处未发现S的偏析。研究表明,这种缺陷与浇注温度有关,浇注温度高于1380℃时,铸件中未发现这种缺陷,故浇注温度应控制在1380—1420℃。值得一提的是改变浇注系统设计,未能此缺陷,故此种缺陷可以认为是由于浇注温度低以及铁液在微量还原气氛下浇注时形成的。
浇注温度过低 常见的原因是浇注前,铁液在敞口的浇包中长时间运输和停留而散热。用带有绝热材料的浇包盖,可以显著地减少热损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