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消毒与环境卫生制度化
(1)畜禽养殖场的消毒卫生工作是疾病防制的一个关键措施,不仅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在消毒方法上还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在重视畜禽进出和场地立体消毒同时.还应注重场内工作人员的自身消毒。鸡舍有哪些类型鸡舍按其形式可分为开放式鸡舍、密闭式鸡舍、简易式鸡舍三种类型。在消毒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不同的消毒对象使用不同的消毒。
鸭棚自动抽粪机
场地消毒与环境卫生制度化
(1)畜禽养殖场的消毒卫生工作是疾病防制的一个关键措施,不仅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在消毒方法上还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在重视畜禽进出和场地立体消毒同时.还应注重场内工作人员的自身消毒。鸡舍有哪些类型鸡舍按其形式可分为开放式鸡舍、密闭式鸡舍、简易式鸡舍三种类型。在消毒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不同的消毒对象使用不同的消毒。
(2)在注重消毒同时,环境卫生也不可忽视.如养殖场内、外的公共环境卫生、场内各畜禽舍的环境卫生、场内各幢畜禽舍的环境卫生等,都应定期清理、定期检查,使病原微生物无藏身之地。
自动清粪机保持养殖场环境卫生
养殖户应始终把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重要地位。要按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1次,场区内不能有鸡粪和鸡毛。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进行焚烧或深埋。从鸡舍自动清粪机清出的鸡粪要及时运走。并进行发酵或烘干处置,鸡舍排出的废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置。
同时要把消毒工作制度化、常常化,不仅要做好鸡场的各个环节(如大门口、出产区入口及鸡舍入门等)的消毒,而且要坚持做好带鸡消毒,即在鸡舍有鸡的状况下用适当的消毒对鸡群进行喷雾消毒,这对环境的净化和疫病的防治具备很大的作用,而且,夏季鸡消毒还可降温。9、2008年~2015年,祖代蛋种鸡平均利用率在56%~80%之间。
雏鸡8--14日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舍温度降到32℃。
2.光照控制到21小时。
3.观察鸡群,注意是否有血样粪便。
4.扩群,将围栏扩大三分之一,增加活动面积。
(四)雏鸡15--21日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舍温度降到30℃。
2.继续加强对鸡、球虫病的防治。
3.观察鸡群注意法氏囊病前期的表现,如果鸡突然大批伏卧在网架上,不吃不喝,啄肛现象严重,应首先考虑是否发生法氏囊病。
4.光照控制在20小时。
65将围栏再扩大三分之一,增加活动面积。
(五)雏鸡22--28日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舍的温度保持在28℃。
2.扩大围栏一倍的面积,更换料筒、中型饮水器。
3.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发生呼吸道疾病和等症。
(六)雏鸡29---42日龄的饲养管理
1.育雏舍的温度降到25℃。遇到恶劣天气适当提高舍温1---2℃,并在饮水中加入乳白金防止应激。
2.光照控制在18小时小时以内或自然光照。
3.称体重,对照品种标准。如普遍超标,应提前更换饲料。如普遍标准,应继续使用雏鸡饲料,饲料里加入速肥产品。当体重达到标准时,就更换饲料。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是指42日龄到149日龄的青年鸡。此阶段只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提高均匀度、为产蛋鸡打基础。许多农村养鸡户也自备水井,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井的深度一般不深,而且位置离鸡舍较近,容易受到污染。要求一月一测体重,如果大群鸡体重达不到标准,要改变饲料配方,增加饲料里蛋白质的含量。如少数鸡体重与标准差的太多,可分出来喂养雏鸡料,以保证按期开产。
(一)育成鸡的特点及要求
育成期生长发育仍很迅速,主要是骨骼的发育。饲养中防止过肥、早熟,为开产时的日期整齐、高峰期来到早、高峰期持续时间长,产蛋率高打下基础。
(二)育成期的营养需要
1.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要合理。7--12周,粗蛋白14--16%,从13周开始,每周降1%,降至14% 为止,维持到开产前。
2.对钙的要求,尽量为含钙量较少的日粮。在满足骨骼发育的前提下,喂给含钙量较少的日粮,锻炼鸡保留钙的能力。
3.注意钙磷平衡,防止软腿病的发生,特别注意维生素A、D的含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