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投加方式定量投加:依据经验值调节计量泵投加有效氯量,人工检测余氯值不断调整投加量直至达到要求后固定投加量,此方法要求水质、水量恒定。
流量控制:依据检测通水管网流量计的4~20mA信号,选定与水流量相应的有效氯值,流量变化投加氯值随之变化,此方法为开环控制。
余氯控制:通过检测通水管网的在线余氯监测信号,根据余氯值的变
小型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销售
2.5投加方式定量投加:依据经验值调节计量泵投加有效氯量,人工检测余氯值不断调整投加量直至达到要求后固定投加量,此方法要求水质、水量恒定。
流量控制:依据检测通水管网流量计的4~20mA信号,选定与水流量相应的有效氯值,流量变化投加氯值随之变化,此方法为开环控制。
余氯控制:通过检测通水管网的在线余氯监测信号,根据余氯值的变化投加氯值随之变化,此方法为闭环控制。
次发生器是采用无隔膜电解工艺,通过电解低浓度的饱和盐水产生低浓度的次溶液,而这些电解出来的次溶液可以使用储药罐进行暂时存储,以备后续使用。那么次发生器生产的次溶液的有效存储期是多久呢?
一般情况下次发生器产生的次溶液都是现场制备现场使用的,但是一部分顾客利用次发生器产生次溶液来对其他地方进行消毒,因此需要存储一部分次溶液来使用。优势八、全自动智能控制无人值守操作全自动连续运行,自动溶盐,自动配比稀盐水,储药箱设高低液位,自动控制电解槽及计量泵的运行。而这些存储在储药罐中的次溶液的一般保存时间是一个星期,如果存储时间过长,那么药剂的杀毒消菌效果不仅会降低而且可能会失效。所以我们建议用户在制取后要立即使用。
次发生器作为一种能够现场制备次溶液的设备,它的原材料容易采购,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因此次在很多中小型污水处理、自来水处理厂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
电解法次发生器施工、安装要点
1)次发生器与配电装置宜分室放置。
2)发生器产生的氢气应排出室外,其关口应远离火源,操作间照明用安全防爆灯,室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3)发生器旁应有给水排水设施。
4)注意接地保护等问题。
运行原理
该装置通过电解3-5%盐产生0.8%左右浓度的次溶液,溶液中次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具有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后引起细菌的死。次氯酸钠发生器与这两者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1、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原材料采购复杂,且氯酸钠和盐酸属于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和存储中存在风险,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是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备药剂消毒。
→次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次发生器电解主反应过程可用以下方程式来表示: NaCl+ H2O →NaClO + H2↑ 电极反应:阳极: 2Cl- - 2e → Cl2 阴极: 2H+ + 2e → H2 溶液反应: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所以次发生器电解电极的设计要考虑综合各种因素,根据结构紧凑合理、运行节能、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设备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来设计制造。排氢管道应放置在室外,并且周围避免明火或其他火源的出现,室内严禁烟火。次溶液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不存在跑气泄漏,可以在任意环境工作状况下投加
→次发生器主要部件性能描述:
①预软水装置:将溶盐原水进行软化处理,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出水要求达到电解盐水水质硬度标准。
②盐水箱:预软化水与盐在此配置成饱和盐水后自动稀释成3%-5%的稀盐水。
③电解电极总成:阳极材料采用钛基体TA1 镀钌铱,阴极材料为TA1钛材,此种电极使用寿命长,过电位较低,析氯电流,节能效果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