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刷装置:(1)标刷的中心对正标签并且两边对称;(2)标刷垂直于容器表面;(3)压刷横扫容器的重叠间隙为:单个压刷为10mm~15mm,组合压刷为5mm~10mm;(4)清洗刷距离海绵的位置为1mm~2mm。
压瓶头:压瓶头在没有瓶子时应比有瓶子时低20mm。
标站:(1)刮胶板与胶辊的调整:刮胶板与胶辊在整个长度内不能出现间隙,如果有间隙可以通过调整偏心螺栓来调整
单标多面贴标机
压刷装置:(1)标刷的中心对正标签并且两边对称;(2)标刷垂直于容器表面;(3)压刷横扫容器的重叠间隙为:单个压刷为10mm~15mm,组合压刷为5mm~10mm;(4)清洗刷距离海绵的位置为1mm~2mm。
压瓶头:压瓶头在没有瓶子时应比有瓶子时低20mm。
标站:(1)刮胶板与胶辊的调整:刮胶板与胶辊在整个长度内不能出现间隙,如果有间隙可以通过调整偏心螺栓来调整刮胶板;(2)胶辊与标板的调节:标板与胶辊之间只是相互接触而没有任何压力。重锤式,标盒是水平的,推标压力决定重锤重量,补充标签时需停机,多适用于立式贴标机。间隙过大,标板上胶过多,造成甩胶。间隙过小,接触太紧,会将胶水挤走,标板半边没有胶水。实践证明,标板与胶辊间隙在0.1mm~0.2mm之间为尤佳。可以通过调整胶辊下部的轴承座来实现,必要时对胶辊上部的轴承进行调节。
解决方法:贴标中要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模切不良:模切质量的好坏同样对自动贴标时是否容易断带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模切压力过大会造成底纸被切穿引起底纸抗拉强度下降导致贴标断带。其中之一就是避免贴标中的翘标现象。在管子未灌装之前贴标,贴好以后再进行灌装封尾,而在封尾过程中的加热对标签的考验尤其严峻,标签距离底端越近,翘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实际应用中几乎每个厂家都有类似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一)、增加标签的粘度,尽量使标签粘贴牢固。要达到这个效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提高被贴软管的表面质量。大部分的产品表面过有光油,会增加贴标的困难,内容物的渗出,管壁的微孔等等都会造成标签的翘起,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应该是大家要考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②在贴标过程中控制标签的贴标压力。③控制贴标过程中的温度。增加贴标温度,会改善贴标效果,因为随温度的升高,物体内部物质的活性会增加,标签才更容易与管身融合。
1参数设置(注意:只有系统停止状态下才能进入编程菜单):1.1设备:设备选项有:送标器、系统速度、印字机等项,其中印字机有的机型没有。当对机器进行拆装或清理工作时,必须按下急停开关,以免误操作,一定不允许在机器运行时进行任何非正常的操作(包括清理)。1. 1.1 送标器:点击对应的数据框,系统弹出数字输入键盘,编辑各参数值。参数调整范围:出标速度:350米/分;标签位移:0~100毫米;出标延长时:0~500 毫秒;至大标签长度:5~500mm,送标长度超过此长度时停止送标。1. 1.2系统速度:在编程菜单,点击设备、系统速度切换到系统速度设定画面。分瓶速度(生产速度):0~400件/分钟;输送带:输入范围: 2~40 米/分;卷瓶带速度:0~60米/分。
注意事项:1.注意该机的技术参数,尤其是环境条件必须符合要求。标签盒:(1)标盒中心线,标站中心轴与标签纸相切,标板中心轴三点成,调整标板与标签纸相切(0距离),再将标盒移近1mm~2mm即可。2.该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3.安装和故障检查必须由人员进行。4.安装之前,先检查各部件是否,以及资料是否完整。5.系统必须可靠接地。6.该机的安全指示必须被严格遵守。7.通电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安装、连接是否正确。8.机器运行时,请勿把手伸到运动部件处,以免夹伤手指。9.严禁在未停机时进行机械拆装,在拆开控制箱及传动部件时,必须关掉电源。10.请勿把易于燃物质放在机器.上,以免发生事故。11.操作者使用本机时必须确保该机所有运动及带电等部位不会引起事故或人身伤害等危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