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工程的注意事项
(1)将抽上来的地下水宜排至离管沟较远处或排水管道内,禁止就地排放,避免渗透回流到土壤中。
(2)轻型井点的井孔间距一般在1.5m左右,当地下水量较大或在迎地下水流动方向侧,可减少井孔间距,加密布置井管。
(3)当管道埋设较深时,可将管沟土方挖掉1~1.5深后再进行钻井。
(4)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可在每组射
支护工程降水厂家
轻型
井点降水工程的注意事项
(1)将抽上来的地下水宜排至离管沟较远处或排水管道内,禁止就地排放,避免渗透回流到土壤中。
(2)轻型井点的井孔间距一般在1.5m左右,当地下水量较大或在迎地下水流动方向侧,可减少井孔间距,加密布置井管。
(3)当管道埋设较深时,可将管沟土方挖掉1~1.5深后再进行钻井。
(4)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可在每组射流泵组所连接的井管中的适当位置留出1~2个观测井(即不与连通管连接),以便观测地下水位情况。
(5)每组射流泵适合连接井管40个左右,如地下水量较大时,可减少连接井管的根数,如地下水量较小时可多连接些井管。
(6)管沟开槽宜在地下水位降至沟底以下0.5~0.8m后再进行。在施工管道安装的全部过程中,降水工作不应停止,并保证昼夜连续降水,防止因间歇降水而使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影响施工。
(7)连接管道的接口应严密。
(8)加强降水过程中的各项维修和管理工作,当发现地下水位降低过缓、水量减少时,应检查井管是否堵塞。发现堵塞的井管可将连接在连通管端的胶管拆下,并用木塞将连通管的管口临时堵住(目的是不影响降水工作)。采用空压机进行吹洗,将井管内的泥沙吹出后再恢复其工作。
(9)每班作好观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有真空表及压力表数值。地下水位下降的数值和设备运行状态。
当发现真空度下降则应检查工作水是否水量不够,射流器内是否有异物,喷嘴是否磨损等,并及时检修和更换。
基坑降水的缺陷及防护措施基坑工程中对场区地下水处理采用排降法较阻挡法的较大缺陷是会引起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由于每个井点周围的水位降低是呈漏斗状分布,整个基坑周围的水位降落必然是近大远小呈曲面分布。水位降低一方面减小了土中地下水对地上建筑物的浮托力,使软弱土层受压缩而沉降;另一方面空隙水从土中排出,土体固结变形,本身就是压缩沉降过程。
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降落量是对应的,地下水位降落的曲面分布必然引起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当不均匀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时,邻近建筑物就会裂缝、倾斜甚至于倒塌。因此配合基坑边坡支护进行降水设计和施工,必须高度重视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把不均匀沉降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没有重视控制核查点夯的累计夯击数和两击均沉降量,使得场地强夯后地基处理深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土体颗粒的密实度和孔隙率也不能达到密实要求,这是我们工程人员要理解和注意的。
地基处理范围(宽度和长度)需符合设计要求:由于基础的受力范围为1.5~3倍基础宽度所以建筑地基处理的范围需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能处理得到的或者无法处理的建筑物、构筑物地基需进行另外的地积处理(如置换法、桩基础、水泥搅拌桩等)。
检查核实夯击能:强夯的夯击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即夯锤的锤重、面积、夯锤提升高度需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冲击能,施工、监理人员需旁站核实强夯夯击能量。个别土质情况不同的夯点:如果强夯过程由于土质情况不同导致累计沉降量比较大的夯点需进行回填补土、强夯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