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青岛市政当局出25.8万元,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扩建,桥身加长到440米。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栈桥北端沿海建了栈桥公园,种植树木花卉。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1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古代汉
水上浮筒批发
1931年9月,青岛市政当局出25.8万元,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扩建,桥身加长到440米。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栈桥北端沿海建了栈桥公园,种植树木花卉。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1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1933年4月,整个工程竣工。从此,栈桥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1名风景游览点
小青岛1高处有一座白色灯塔,它于1900年由德国人建造,是青岛市重点保护文1物,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内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并以牛眼形旋转式闪光灯发光,1997年更换为西班牙制造的航标灯,原灯送到秦皇岛航标博物馆收藏。这座灯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它与栈桥一起,被视为青岛市的主要标志。有'茫茫海湾有红灯,时明时灭自从容,翠岛白塔沐夜色,琴屿飘灯传美名。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之说。
江西赣州城区三面环水,因为河面较宽,河两岸往来主要靠渡船。宋代赣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方便与外面的沟通,于是就在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建国以后,西河、南河浮桥因修建了公路大桥而被折除,在80年代被现代公路桥梁所代替,只有这座建春门浮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景观,特意保存了下来,并至今还在为赣州市民服务。东河浮桥就成了现今赣州市的“国宝”级文1物。赣州古浮桥(12张)过去在很多临江的城市都有浮桥,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见了。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竹材丰富,便到处可见别具一格的各式竹材桥梁。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已沿用了800多年,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桥的那一头是城郊农村,还有一些工厂,夏天的傍晚,有不少赣州市民到这浮桥下游泳。晚上有不少人到浮桥上纳凉,一些青年男女还喜欢到这里谈情说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