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实验介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指细胞从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通常由G0/G1期、S期、G2期和M期组成。G0/G1期:有丝分裂发生,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或者进入静止期(G0期),而G0期从DNA含量上无法与G1期区分,细胞开始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含量仍保持二倍
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细胞实验介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指细胞从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通常由G0/G1期、S期、G2期和M期组成。G0/G1期:有丝分裂发生,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或者进入静止期(G0期),而G0期从DNA含量上无法与G1期区分,细胞开始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含量仍保持二倍体。一般流程:transwell小室准备-细胞接种-细胞培养-transwell小室染色-显微镜拍照结果示例:图A细胞划痕实验图。S期:DNA开始合成,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介于G1期和G2期之间。G2期和M期:当DNA成为4倍体时,细胞进入G2期。G2期细胞继续合成RNA及蛋白质,直到进入M期。
PI法是经典的周期检测方法。分选后的细胞能直接用于培养、移植、核酸提取、单细胞PCR扩增或原位杂交等,可进一步进行细胞基因、蛋白、功能水平的研究和不同细胞之间的差异化研究。PI为插入性核酸荧光染料,能选择性的嵌入核酸DNA和RNA双链螺旋的碱基之间与之结合,其结合的量与DNA的含量成正比例关系,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细胞周期各个阶段的DNA分布状态,从而计算出各个期的百分含量。
一般流程:细胞收集-70%酒精固定过夜-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早期就有细胞膜表面破损发生。破损时凋亡细胞表面的磷脂腺丝氨酸(PS)可以从细胞内膜翻转至细胞的外膜。该过程发生在之前,检测PS的表达,能反映早期凋亡。细胞再次长到覆盖率80-90%左右,将其消化后,常规冻存(冻存液要现配)。AnnexinV是Ca2+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对PS有很高的亲和性,并且可以与暴露于细胞外的PS相结合。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AnnexinV标记荧光来识别早期的细胞凋亡。通常利用AnnexinV-FITC和碘化丙啶(PI)来区分凋亡和坏死细胞。PI的膜通透性很差,因而只能标记坏死的细胞。
一般流程:细胞收集-PI-AnnexinV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结果示例:
图 A 细胞周期检测图;B 细胞凋亡检测图
3D细胞培养
3D多细胞肿liu球是在体外应用组织培养方法使肿liu细胞以多细胞集聚体的形式生长成为具有三维结构的球体。与传统的2D贴壁细胞培养模型相比,3D多细胞肿liu球可以通过模拟三维细胞网络、细胞与基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加贴近肿liu组织中相应的病理生理特征。7、将6孔板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6小时后吸出培养基换上新配置的培养基DMEM6ml+胎清600u1+三抗300u1。因此, 3D多细胞肿liu球培养模型已经逐渐应用于gan细胞培养和分化、ai症研究、yao物和毒性筛选及组织工程等特定应用中。虽然3D多细胞肿liu球模型具有更显著的实体肿liu生理相关性,但是与2D贴壁细胞培养模型相比,获得大量相对统一的3D多细胞肿liu球模型需要-系列的培养过程和表征手段。
平板克l隆形成实验基本步骤::
1、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分别用0.25%胰 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并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的DMEM培养液中备用。
2、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分别以每皿50、100、200 个细胞的梯度密度分别接种含10mL 37预温培养液的皿中,并轻轻转动,使细胞分散均匀。置37团5% CO2及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
3、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时,终止培养。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加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5mL固定15分钟。然后去固定液,加适量GI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数。后计算形成率。形成率= (数/接种细胞数) x平板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3D细胞培养3D多细胞肿liu球是在体外应用组织培养方法使肿liu细胞以多细胞集聚体的形式生长成为具有三维结构的球体。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平板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细胞- -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及解决方法
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是隐蔽的污染物,不能通过过滤去除。显微镜下没有任何可见的支原体污染迹象,比如细胞病变和浊度或 pH 值变化(即使在严重污染的培养基中),这样就会导致我们产生错误的安全感。而在牛中,支原体是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解决方法:通常的过滤灭菌方法对支原体没有影响。细胞一旦被支原体污染,特别是对重要的细胞系,必须去除支原体,一般的方法有、抗和抗与补体联合。(6)用含15%胎牛xue清及青链mei素的DMEM/F12以106/mL的细胞浓度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置37°C、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值得注意的是,支原体很突出的结构特征是没有细胞壁。因此,它对作用于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如 β-内酰胺类、万古等)完全不敏感,并且通常对多粘菌素、利福平和类具有耐药性。相反,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对支原体的抑制作用很强,而氨基糖苷类和氯的抑制作用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