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扬明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BIPV蓄势待发,千亿市场难下咽?
从政策层面来看,“十四五”期间有可能迎来更深层的爆发,从市场端来看,产品与服务路径逐渐清晰。
不过BIPV在范围内都处于起步阶段,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安装规模约1GW,在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中只有1%的席位。
多家机构预测,预计“十四五”末,国内BIPV
采光瓦bipv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广东扬明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BIPV蓄势待发,千亿市场难下咽?
从政策层面来看,“十四五”期间有可能迎来更深层的爆发,从市场端来看,产品与服务路径逐渐清晰。
不过BIPV在范围内都处于起步阶段,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安装规模约1GW,在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中只有1%的席位。
多家机构预测,预计“十四五”末,国内BIPV市场规模或达千亿,然而千亿市场的到来,仍需多方努力。围绕BIPV上下游相关的企业,蠢蠢欲动,蓄势待发,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千亿市场如何吃进嘴里仍需科学规划和理性发展。
BIPV的春天来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碳排放比重的一半,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以及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均有减排空间。
过去一年,相较于体量大、依赖性强的制造业,灵活、阻力更小的建筑减碳受到广泛关注。
双碳目标摆在眼前,绿色建筑已成大势。早在两年前,多部委就曾引发相关通知,要求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
事实上,光伏发电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电站一般位于边缘地区,具有稳定的太阳能资源。而分布式发电站则围绕城市、商区和农村,就近发电和并网,这看起来更容易,但整个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BIPV实际上是了双碳目标的密码,一方面通过光伏发电产品进行发电,另一方面利用其建材属性对传统屋顶加以改装,如此一来,工厂、公共建筑以及商用楼宇甚至每家每户的墙面,都能承载这一变化。其中,“整县推进”成为其中受关注的话题。
去年,能源局正式启动分布式整县推进工作,引发各路企业入场;自去年9月公布试点名单以来,陆续进入招标阶段,公开数据显示,今年3月,“整县推进”迎来采购招标高潮,累计采购规模达300GW。
政策推动下,2021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过集中式,光伏新星崛起。
满足建筑自用后净产能20%!一座老建筑的BIPV新生
的建筑研究和开发机构,主楼的正前方,有一栋上世纪70年代遗留下来的两层小楼,和周围高楼栉比的环境格格不入。
决心对这栋老楼进行现代化改造。除了不能破坏这栋建筑承载的历史文化外,作为的建筑研究机构,建筑研究院还在改造中注入了低碳环保的建筑理念。
此前的2014年7月,扬明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合作项目科研成果上,建成了近零能耗办公建筑,4层的楼建筑面积4025平方米,实际运行供暖、空调及照明能耗仅为北京市普通办公建筑平均能耗的20%。
这一次建筑研究院将这栋两层旧房改造成光电建筑,去年年底交付使用,是低碳环保建筑理念的实践,相比近零能耗办公建筑又更前进了一步,是建筑研究院探索零碳建筑技术又一进展。
两层老楼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将建筑和光伏深度融合,安装光伏系统1500平方米,装机容量235千瓦,预计单位建筑面积年发电量67Kwh/㎡,满足建筑自身用能后净产能量可达20%,实现了建筑由用能迈向产能的实践。
扬明BIPV光伏三大黑科技光伏+产品火了
一、光伏+建筑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其从建设到运营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约40%,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BIPV也成为实现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的重要路径。
在建筑行业的传统认知里,BIPV产品不好看,但是作为国内早一批从事BIPV业务、承建了国内个BIPV项目的化公司,扬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显示出:光伏绿色建材也可以很好看。
1)特点:升级高透纳米膜色彩化工艺和材料,外观色彩更均匀、更鲜艳,膜层透光率提升60%,发电功率提升15%以上。
2)用途:主要应用于建筑立面的非透光部位,可替代传统的建筑涂料、装饰板等,兼顾美观实用。
3)特点:将晶硅电池用划片工艺分成细条,均匀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