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前后,上海又研制成功适用于软粘土和淤泥质粘土的挤压法顶管,这种方法要求的覆土厚度较大(大于2倍的管外径),但施工效率比普通手掘式顶管提高1倍以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顶管施工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施工工艺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 展。1984年前后,我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先后开始引进国外的机械式顶管设备,使我国的顶管技术
过路顶管施工
1978年前后,上海又研制成功适用于软粘土和淤泥质粘土的挤压法顶管,这种方法要求的覆土厚度较大(大于2倍的管外径),但施工效率比普通手掘式顶管提高1倍以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顶管施工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施工工艺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 展。1984年前后,我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先后开始引进国外的机械式顶管设备,使我国的顶管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每只中继间安装10个、每个顶力为30吨的千斤顶,千斤顶沿圆周均匀布置。千斤顶的行程为28厘米,用扁铁制成的紧固件将其固定在前壳体上。钢壳体结构进行精加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形。中继间壳体外径与管节外径相同,可减少土体扰动、地面沉降和顶进阻力。当管道顶通以后,拆除千斤顶及各种辅件,外壳与管节内壁之间的间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充。
顶管工程施工基本上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夏天,天气炎热,温度高,阳光强烈。人在这种环境下长时间,很容易有中暑的迹象。而且又热又多雨。我们在施工现场也能看到很多大型泥浆和非插入式电缆。此时如遇雨天,不仅有漏电、触电的危险,而且配制好的泥浆也可能因防护不力而稀释,不能在顶管工程施工中起到填充作用,甚至在施工中造成坍塌,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