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密封组装技术尺寸校核 1) 测量动静环密封面的尺寸。该数据是用来验证动静环的径向宽度,当选用不同的摩擦材料时,硬材料摩擦面径向宽度应比软的大1~3mm,否则易造成硬材料端面的棱角嵌入软材料的端面上去。 2) 检查动静环与轴或轴套的间隙,静环的内径一般比轴径大1~2mm,对于动环,为保证浮动性,内径比轴径大0.5~1mm,用以补偿轴的振动与偏斜,但间隙不能太大,否则会使动环密
SLSD40-160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组装技术尺寸校核
1) 测量动静环密封面的尺寸。该数据是用来验证动静环的径向宽度,当选用不同的摩擦材料时,硬材料摩擦面径向宽度应比软的大1~3mm,否则易造成硬材料端面的棱角嵌入软材料的端面上去。
2) 检查动静环与轴或轴套的间隙,静环的内径一般比轴径大1~2mm,对于动环,为保证浮动性,内径比轴径大0.5~1mm,用以补偿轴的振动与偏斜,但间隙不能太大,否则会使动环密封圈卡入而造成机械密封机能的破坏。
3) 机械密封紧力的校核。我们通常讲的机械密封紧力也就是端面比压,端面比压要合适,过大,将使机械密封摩擦面发热,加速端面磨损,增加摩擦功率;过小,容易漏泄。端面比压是在机械密封设计时确定的,我们在组装时只能靠测量机械密封紧力来确定。通常情况的测量方法使测量安装好的静环端面至压盖端面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动环端面至压盖端面的垂直距离,两者的差即为机械密封的紧力。
4) 测量补偿弹簧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弹簧性能发生变化将会直接影响机械密封端面比压。一般情况下弹簧在长时间运行后长度会缩短,补偿弹簧在动环上的机械密封还会因为离心力的原因而变形。
5) 测量静环防转销子的长度及销孔深度,防止销子过长静环不能组装到位。这种情况出现会损坏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失效原因及改进措施
机械密封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
1、密封端面的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
密封端面平面度偏差不大于0.0009mm ;金属材料密封端面粗糙度R的大允许值为0.2μm,非金属材料端面粗糙度R的大允许值为0.4μm。
2、静止环和旋转环的密封端面对辅助密封圈接触的端面的平行度按GB 1184-80《形状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的规定》的7级公差。
3、静止环和旋转环与辅助密封圈接触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的大允许值为3.2μm,外圆或内孔尺寸公差为h8或H8。
4、静止环密封端面对与静止环辅助密封圈接触的外圆垂直度、旋转环密封对于旋转环辅助密封圈接触的内孔的垂直度,均按GB 1184--70的7级公差。
5、石墨环、填充聚四氟乙烯环及组装的旋转环、静止环要做水压检验。检验压力;用于非平衡式机械密封的密封环为0. 9807MPa;用于平衡式机械密封的密封环为2.3536MPa ,持续10min不应有渗漏。
6、弹簧内径、外径、自由高度、工作压力、弹簧中心线与端面垂直度等公差值,均按有关弹簧标准的一级精度标准要求。对于多弹簧式机械密封,同一套机械密封中各弹簧之间的自由高度差不大于0.5mm。
7、弹簧座、传动座的内孔尺寸公差为F9,粗糙度R的大允许值为3.2μm。
8、橡胶O形密封圈技术要求参照有关的。
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分析
机械密封安装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部件的确认
把机械密封安装到机器上时,安装前要很好的与总装配图相对照,确认零件是否已准备,这时要注意密封磨擦副密封面、密封圈等有无伤痕、缺损等异常现象,还要注意与填料、密封圈(O环)等相接触的轴或轴套表面、法兰等部件上有无伤痕,若发现有异常的现象,则必须更换或修理后再使用。
在实际进行安装时,不要将超过需要的零件带到现场,这样,安装完毕后零件如有剩余,则是安装时有了漏装的地方;若零件不足,则意味着不必要的地方也组装上了零件,这也就起到了在安装时自检的作用。
2、安装位置
安装要领随机械密封型式、机器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机械密封对机器精度的要求
1:机械密封对机器精度的要求(以泵用机械密封为例)
(1)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的径向跳动公差大不超过0:04~0:0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