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机器人起初开始投入使用。约瑟夫·恩格尔贝格(Joseph F.Englberger)利用伺服系统的相关灵感,与乔治·德沃尔(GeorgeDevol)共同开发了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Unimate),于1961年在通用汽车的生产车间里开始使用。起初的工业机器人构造相对比较简单,所完成的功能也是捡拾汽车零件并放置到传送带上,对其他的作业环境并没有交
工业机器人维修
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机器人起初开始投入使用。约瑟夫·恩格尔贝格(Joseph F.Englberger)利用伺服系统的相关灵感,与乔治·德沃尔(GeorgeDevol)共同开发了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Unimate),于1961年在通用汽车的生产车间里开始使用。起初的工业机器人构造相对比较简单,所完成的功能也是捡拾汽车零件并放置到传送带上,对其他的作业环境并没有交互的能力,就是按照预定的基本程序准确地完成同一重复动作。“尤尼梅特”的应用虽然是简单的重复操作,但展示了工业机械化的美好前景,也为工业机器人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自此,在工业生产领域,很多繁重、重复或者毫无意义的流程性作业可以由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类完成。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在经历数十年发展后形成完整的行业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作为原材料对于工业机器人极为重要,三大主要零部件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中游为机器人本体,下游是集成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3C、食品、饮料等行业。
工业机器人中技术难度高的三大主要零部件分别是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器,三者分别占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的35%、25%、10%。主要零部件成本占到工业机器人整机成本的70%,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在整个产业链中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目前我国85%的减速器市场、90%的伺服电机市场、超过80%的控制系统市场被海外占据。
人力成本不断增长,有些企业甚至出现用工荒,使用工业机器人能够节省高昂的人工成本。而且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操作,只需少数人看管或者提前编好程序即可。另外,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工厂,自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更能节省场地,使工厂的规划更加紧凑,节省土地资源成本。
传统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尽管有很多的规章制度,但是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不会贯彻执行下去,这样很难解决员工偷懒的现象,企业很久很难保证每天的产能产量。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人工大量减少,企业对人员的管理更加简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