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颗粒污泥形成因素碱度影响颗粒污泥形成因素碱度一般认为,进水水质中碱度通常应在1000mg/L(以CaCO3计)左右,而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废水,进水碱度:COD>1:3是必要的。有学者研究表明,在颗粒污泥培养初期,控制出水碱度在1000mg/L(以CaCO3计)以上能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对进水的碱度要求并不高。这对降低处理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微量元素及惰性颗粒微量微量元素
厌氧颗粒污泥价格
影响颗粒污泥形成因素碱度
影响颗粒污泥形成因素碱度一般认为,进水水质中碱度通常应在1000mg/L(以CaCO3计)左右,而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废水,进水碱度:COD>1:3是必要的。有学者研究表明,在颗粒污泥培养初期,控制出水碱度在1000mg/L(以CaCO3计)以上能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对进水的碱度要求并不高。这对降低处理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微量元素及惰性颗粒微量
微量元素及惰性颗粒微量元素对微生物良好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Co,Ni,Zn等对提高污泥活性,促进颗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此外,惰性颗粒作为菌体附着的核,对颗粒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投加活性炭可大大缩短污泥颗粒化的时间;在投加活性炭后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并使反应器运行更加稳定。一般来说,对接种污泥无特殊要求,但接种污泥的不同对形成颗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响。

颗粒污泥低温驯化后处理底浓度制药废水的实验中
有文献报道在使用颗粒污泥低温驯化后处理底浓度制药废水的实验中,COD的去处率达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应器内pH值范围应控制在产甲1烷菌适的范围内(6。8-7。2)。由于不同性质的废水有不同的pH值,为了保证反应器内pH值的稳定,防止酸积累而产生的对产甲1烷菌的抑制,可采用向废水中添加化学药品如NaHCO3、Na2CO3、Ca(OH)2等物质。

颗粒污泥中参与分解复杂有机物、生成甲1烷的厌氧细菌
颗粒污泥中参与分解复杂有机物、生成甲1烷的厌氧细菌可分为如下三类:第-类:水解发酵菌,对有机物进行初的分解,生成有机酸和酒精。第二类:产乙1酸菌,对有机酸和酒精进一步分解利用。第三类:产甲1烷菌,将乙1酸以及其它一些简单化合物转化成为甲1烷。厌氧颗粒污泥的外观特点:颗粒污泥质软,有一定的韧性和粘性反应区上部的颗粒污泥的挥发性相对较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