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发电
一、优势:基本不受自然资源产地限制,运行成本低,无温室气体排放。
二、要用反应堆产生核能,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为核裂变链式反应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之得以进行。
2.链式反应必须能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
3.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要能从反应堆中安全取出。
4.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性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电力设计
核能发电
一、优势:基本不受自然资源产地限制,运行成本低,无温室气体排放。
二、要用反应堆产生核能,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为核裂变链式反应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之得以进行。
2.链式反应必须能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
3.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要能从反应堆中安全取出。
4.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性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必须设法避免它们对站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伤害。
5.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6.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里,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7.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8.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9.兴建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10.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在正常情况下固然是干净的,但万一发生,后果同样是可怕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站事故,已使90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这一影响并未终止。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
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已逐步取代了作为18世纪产业革命技术基础的蒸汽机,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对电力设备实行定期维护制度,即根据计划的时间周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存在维护过度和维护不足的弊端。随着电力设备缺陷形式的新变化,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色谱和SF6气体质量的在线监测开始增加。公司明确提出,要从2010年起推进设备状态维护,提高设备智能化水平,推广应用智能设备和技术,实现电网安全在线预警和设备智能监控。
和其他能源的传输(如输煤、输油等)相比,输电的损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输电是电能利用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动脉。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安全的需要,又要将电压降低,并分配给各个用户,这就需要能升高和降低电压,并能分配电能的变电所。所以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通过其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工装置。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例如,燃料电池是将氢、、煤气、、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能的和清洁利用技术也得到极大发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