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料技术起源于七十年代武钢一米七工程中的设备安装座浆法施工和无垫板施工工艺。
该技术取消了传统中大量使用的契型金属垫板,代之以设备底座完全由基础混凝土支撑,从而使设备底座受力更加合理。无垫板施工的核心技术即是使用无收缩灌浆料。由于灌浆层无收缩甚至微膨胀,从而张紧了地脚螺栓,保证设备底座与混凝土灌浆层始终保持紧密结合。
该技术在宝钢引进时被再次大规模应用
灌浆料施工
灌浆料技术起源于七十年代武钢一米七工程中的设备安装座浆法施工和无垫板施工工艺。
该技术取消了传统中大量使用的契型金属垫板,代之以设备底座完全由基础混凝土支撑,从而使设备底座受力更加合理。无垫板施工的核心技术即是使用无收缩灌浆料。由于灌浆层无收缩甚至微膨胀,从而张紧了地脚螺栓,保证设备底座与混凝土灌浆层始终保持紧密结合。
该技术在宝钢引进时被再次大规模应用,到天津大无缝工程建设时,已有商品化的灌浆材料。随着冶金行业的技术发展与技术改造,灌浆料在冶金行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检修、基础加固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进入了土建。
裂缝间隙小于3mm的断板灌浆料修补
1 直接灌入法:适用于施工中产生的混凝土收缩裂缝。在未通车前,一旦发现混凝土板出现裂缝,可用灌浆料直接灌注。
2 注射法:此法适用于通车时间短,裂缝内杂物少,较清洁、干燥裂缝宽度在3mm左右的路面断板修补。具体工序如下:
①清缝:采用空气压缩机配喷嘴吹于缝隙,并用细铅丝小钩子充分掏尽缝隙中的泥土等杂物;
②配灌缝材料:将小包装主剂与固化剂按2:1比例掺配。一般小包装为1kg,混合剂分a桶主剂0.67kg和b桶固化剂
0.33kg二个桶装,操作时只需将固化剂直接倒入主剂中,搅拌至颜色均匀即可;
③注射:使用50ml抽入混合剂,对准插入缝隙注射,由中线向两边逐点注射至缝隙填满。若先注射段落渗入较多,应及时补注至饱满,若15min内不再渗入则可认为已注满缝隙,整个缝隙注射完成后,撒少许干水泥拌砂混合料覆盖,3h后即可开放通车。该操作应在配料开始90min内完成,否则材料将凝固,无法使用。
灌浆料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沁水现象,遇到这种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看下解决的方法:
1、在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2、选用的引气剂,较细致的胶凝材料。
3、灌浆料的配比要适当的增加胶凝材料的用量,适当提供灌浆料砂率,在不满足其它性能的前提下,使灌浆料适量引气。
4、选用泌水较小的减水剂。如果配比固定,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减水率合适的减水剂,避免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
5、 新拌的灌浆料要选择适当的控制点,严格控制好灌浆料的振捣时间。把控制点选在入仓口,可以控制大含气量,将灌浆料输送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对于泌水的影响降到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