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钢管的连接方式与管道的外径有直接关系,我公司螺旋钢管外径范围一般在φ219-φ3220之间。螺旋钢管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1.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是比较传统且比较可靠的连接方式,构造简单,任何形式的管件都能用此方式直接连接,而且连接的密封性好,结构刚度大。比较适合于不需要拆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焊接技工进行精密焊接,有一定的人工成本。对于防腐钢管,需
聚氨酯保温螺旋钢管销售
焊接钢管的连接方式与管道的外径有直接关系,我公司螺旋钢管外径范围一般在φ219-φ3220之间。螺旋钢管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沟槽连接。1.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是比较传统且比较可靠的连接方式,构造简单,任何形式的管件都能用此方式直接连接,而且连接的密封性好,结构刚度大。比较适合于不需要拆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焊接技工进行精密焊接,有一定的人工成本。对于防腐钢管,需要进行防腐加工的时候在螺旋钢管两端预留一定尺寸的管道不予防腐,防止焊接过程对防腐层的损伤。2.法兰连接首先将管道两端分别焊接上法兰,施工现场直接将两个螺旋钢管端口对齐使用螺栓和垫片进行封装即可。施工现场无需焊接,焊接工艺全部在工厂完成,现场施工相对简单。3.沟槽管件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是目前液体、气体管道连接的首推技术,这种连接方式需要的管件有:刚性接头、挠性接头、机械三通和沟槽式法兰有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盲板等。
以上几种连接方式各有各的优点,采用哪种连接方式主要根据施工的使用环境和需求。
一步法相对两步法的不足 ?答
(1)焊管在成型的同时,内焊进行埋弧焊接,相互间产生干扰,导致成型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来不及消除。
(2)内焊焊点在6点钟位置以后,呈下坡焊,从而导致内焊焊缝表面形成凹槽,焊缝边缘与母材过渡夹角偏小。影响焊接工艺性能。
(3)成型过程中同时进行焊接,容易造成内焊焊缝应力集中,金相组织变化大,影响焊缝力学性能。
(4)受带钢位置或平直度影响,钢管质量波动大,焊接缺陷不能消除。
(5)成型速度受焊接限制,生产效率不高。
4.压实度测试。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存放液体或气体的焊接容器,如果焊缝没有穿透性的裂纹、气孔、熔渣、不渗透和组织松散等,就可以用于寻找压实度测试,其中具体测试方法有:煤油测试、水测试等。
5.静水压试验。这种试验主要是看看钢管在进行静水压试验时有没有渗漏的现象(这里需要做笔记啦:试验压力按照P = 2ST / D,其中S静水压试验压力为Mpa,静水压试验压力由相应的规定的60%产量,其中调节的时间:D <508试验压力不得少于5秒钟;D≥ 508测试压力不得小于10秒的时间)。
6.结构钢管焊缝。像钢头焊缝以及环形接头的无损检验这两种都是要进行X射线或者超声波的,还有对于一些可燃普通流体输送的钢螺旋焊缝,需要及时进行100%的SX射线或超声波测试,这几种都是不可忽视的。
钢带卷管成型是一个弹塑性变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辊弯板机”(2个外辊 + 1个内压辊)起到了主要作用,同时为了保证成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还要对螺旋成型的参数保持一定的数学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外控式成型器都以不足量成型生产钢管,它的基本原理是以1#、2#、3#辊弹塑性变形,以4#~8#辊控制弹复后的管坯到达咬合点进行焊接。这种成型方式生产出来的钢管残余应力较大,这也成为螺旋埋弧焊管一个主要的缺点,影响螺旋埋弧焊管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重要的长输管线都对弹复量大值做了要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各钢管制造厂家进行了不断地摸索与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就是增加2#辊压下量。其成型机理是:三辊弯板机过量变形,利用成型阻力和阻力矩,让过量成型的管坯反弹到理论尺寸后进行焊接。
成型阻力和阻力矩的产生和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2#~8#辊角度和后桥角度略大于理论辊角和成型角,使管坯受到一个反向力矩和向后的摩擦作用力。角度偏差大小的确定,需要根据生产实际来综合考虑确定;
(2)焊垫辊高度对于管坯自由边的合缝阻力大、直接。焊垫辊高度的确定,必须要与2#辊压下量配合调整,兼顾管径、 错边量的控制;
(3)2#辊压下量必须使管坯过变形。当2#辊压下量增大,管坯变形由不足变为过量时,管径将会从不断减小变为逐渐增大,成型调整时应该认识到这一规律,综合考虑,灵活应用。
6.2 钢管的调型换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