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分析仪的作用是利用便于观察的形式显示出数字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数字系统进行分析和故障判断。其主要特点如下:
有足够多的输入通道
具有多种灵活的触发方式,确保对被观察的数据流准确定位(对软件而言可以跟踪系统运行中的任意程序段,对硬件而言可以检测并显示系统中存在的毛刺干扰)。
具有驱动时域仪器的能力,以便复显待测信号的真实波形及有利于故障定位。
逻辑分析仪的工作过程就
逻辑分析仪的原理及其应用
逻辑分析仪的作用是利用便于观察的形式显示出数字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数字系统进行分析和故障判断。其主要特点如下:
有足够多的输入通道
具有多种灵活的触发方式,确保对被观察的数据流准确定位(对软件而言可以跟踪系统运行中的任意程序段,对硬件而言可以检测并显示系统中存在的毛刺干扰)。
具有驱动时域仪器的能力,以便复显待测信号的真实波形及有利于故障定位。
逻辑分析仪的工作过程就是数据采集、存储、触发、显示的过程,逻辑分析仪由于它采用数字存储技术,可将数据采集工作和显示工作分开进行,也可同时进行,必要时,对存储的数据可以反复进行显示,以利于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将被测系统接入逻辑分析仪,使用逻辑分析仪的探头(逻辑分析仪的探头是将若干个探极集中起来,其触针细小,以便于探测高密度集成电路)监测被测系统的数据流,形成并行数据送至比较器,输入信号在比较器中与外部设定的门限电平进行比较,大于门限电平值的信号在相应的线上输出高电平,而反之输出低电平时对输入波形进行。经比较后的信号送至采样器,在时钟脉冲控制下进行采样。错误识别是逻辑分析仪的主要作用,它建立在协议和协议触发之上的,只有协议触发功能强大才能采集到错误,只有协议正确才能发现错误。被采样的信号按顺序存储在存储器中。采样信息以“先出”的原则组织在存储器中,得到显示命令后,按照先后顺序逐一读出信息,按设定的显示方式进行被测量的显示。
如果数字电路出现故障,我们一般优先就考虑使用逻辑分析仪来检查数字电路的完整性,不难发现存在的故障;因此应选好一种逻辑分析仪,既符合所用的功能,又不太超越所需的功能。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你是否考虑到使用逻辑分析仪呢?譬如说:点如何观察测试系统在执行我们事先编制好的程序时,是不是真正地在按照我们设计好的程序来执行呢?如果我们向系统写入的是(MOV A,B)而系统则是执行的(ADD A,B),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第二点:怎么样真正地监测软件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而不是用DEBUG等方式进行设置断点后,查看预先设定的某些变量或内存中的数据是我们预先想得到的值。在这里我们有第三、第四等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