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选配公式:听力学人员一直致力于在听力损失和助听器的放大特性之间寻找一种规律性的参数,使助听器的输出能达到的听力补偿,产生好的交流效果,这些参数组成了选配公式,1.以听阈为基础的选配公式:NAL,NAL-R,NAL-RP,NAL-NL1,Berger,POGO,POGOⅡ,FIG6,MSU,DSL[i/o],Libby等其他的一些验配公式。线性放大(1)NAL公式1976年,澳大利亚声
老年助听器验配
助听器选配公式:听力学人员一直致力于在听力损失和助听器的放大特性之间寻找一种规律性的参数,使助听器的输出能达到的听力补偿,产生好的交流效果,这些参数组成了选配公式,1.以听阈为基础的选配公式:NAL,NAL-R,NAL-RP,NAL-NL1,Berger,POGO,POGOⅡ,FIG6,MSU,DSL[i/o],Libby等其他的一些验配公式。线性放大(1)NAL公式1976年,澳大利亚声学实验室提出NAL公式。1986年,考虑到斜坡形听力损失的特点,增加了对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的修正对NAL公式作了修改,称为NAL-R公式。该公式适用于言语在舒适级的情况下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情况。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早期的DSL版本试图比较成人与儿童的不同数据,把所有的数据转换成dBSPL,这种对声学的关注一直贯穿DSL的发展过程。以后的版本中逐渐反映了对真耳测试系统探测麦克风和用插入式耳机评估听力的理解,尤其是真耳耦合差异测试的应用被认为是把测听的数据转换到耦合或者真耳数据的方法,这些研究使DSL公式与测试方法整合在一起,使用在婴儿和小孩身上就很方便。1991年提出了由计算机帮助执行的DSL3.1版本,力图使言语的响度听上去舒适,如把目标设置为适阈。公式目的是真耳助听增益,而不是真耳插入增益,公式也包括了2CC耦合的目标和真耳助听后目标,不需要使用平均校正因素,可以持续使用鼓膜处得测试量,以以便于言语强度和助听阈尽可能的比较,适合在儿童中使用。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助听器有盒式助听器、耳背型助听器、耳道型助听器、深耳道型助听器。助听器:盒式助听器优点:功率大,价格低,易操作缺点:不美观,佩戴不方便助听器:耳背型助听器优点:体积较小,外形美观,人体躯干低频反射增强现象较小,无须定做,可安装的功能较多缺点:位于耳后,音量调节不方便操作助听器:耳道型助听器优点:体积小、美观,位于耳道内保留正常耳郭结构外形,更符合人耳的生理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声增益和声源定位缺点:不适用儿童,易受耵聍影响,外形小,较难操作助听器:深耳道型助听器优点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在接触的聋儿家长中发现一个普遍问题,他们大部分不希望自己孩子有的事情被人知道,所以他们大多数会为孩子选隐形助听器,但是由于儿童对助听器操作有一定问题,并且儿童的耳道还没有定型,还在发育中,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儿童并不适合耳内式助听器。相对与耳内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更适合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耳背式助听器可以方便儿童操作,并且采用的耳塞可以随着耳道的发育来更换。备注:孩子的耳朵从出生后都在不断发育中,出生后两年内发育快,到7岁后逐渐定型,10岁后才停止。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