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的三个反应步骤反复进行,使DNA扩增量呈指数上升。反应终的DNA扩增量可用y=(1+X)n计算。Y代表DNA片段扩增后的拷贝数,X表示平均每次的扩增效率,n代表循环次数。平均扩增效率的理论值为,实际反应初期,靶序列DNA片段的增加呈指数形式,随着PCR产物的逐渐积累,被扩增的DNA片段不再呈指数增加,而进入线性增长期或静止期,即出现“停滞效应”,使平均效率达不到理论值
pcr检测仪
PCR的三个反应步骤反复进行,使DNA扩增量呈指数上升。反应终的DNA扩增量可用y=(1+X)n计算。Y代表DNA片段扩增后的拷贝数,X表示平均每次的扩增效率,n代表循环次数。平均扩增效率的理论值为,实际反应初期,靶序列DNA片段的增加呈指数形式,随着PCR产物的逐渐积累,被扩增的DNA片段不再呈指数增加,而进入线性增长期或静止期,即出现“停滞效应”,使平均效率达不到理论值
PCR,中文译为聚合酶链式反应,其实是一种DNA的扩增技术,其扩增效率之高就象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那样。PCR技术通过两个短的称为引物的DNA小片段和一种耐热的酶的作用,可以在3个小时内把特定的DNA量提高1000万倍。这种技术一问世,立刻引起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场革命,人们利用这种轰动全世界的技术很快就把微观领域的生物学研究大大地往前推了一步。可以这么说,PCR技术使分子生物学研究一下子获得了突破,而且随着PCR技术的日趋完善,PCR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说在“DNA指纹”中我们提到,科学家们只需要一根头发甚至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DNA指纹的鉴定工作,这里实际上就要采用PCR技术,因为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实在太少了,人们根本不可能检测到它的指纹

有了PCR技术就好办了,通过PCR技术把这个细胞中的DNA片断扩增1000万倍,这样DNA量就足够作指纹鉴定了。再比如,在医院里检验血液中的某种病毒,有时病毒量(例如有的病毒携带者),通过传统的检查方法费力又费时,这时PCR技术也许就可以帮上忙。可以先选定这种病毒DNA上的一段DNA,设计合适的引物DNA,然后通过PCR技术一扩增很快就可以判断出血样中是否扩增出了大量的DNA,如果是的话,那么就说明血样中带有该种病毒了。PCR方法不但有极高的灵敏度,而且可以同时一次做近百个扩增反应,省时省力。

我们上面提到了反应的原理,由此我们可以简单的推断:温度作为变性-复性-延伸的基本设置,这个是我们需要校准的一个项目。
那么在反应的过程中,温度示值与设定值是否准确,我们需要知道。这是个温度示值误差;因为我们需要升温,降温,升温,这是不是涉及到一个速率的问题,升降温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反应过程,所以,升降温速率也是我们需要考量的一个方向。仪器通过加热模块去控制温度,在升降温的过程中,仪器不可避免的会先升高/降低温度之后,再达到所设定的问题,这就是温度的过冲,这也是可能也是一个考量的指标。达到一定的温度之后,仪器要平衡一段时间(所设定的时间),而温度平衡的时间和设置的时间,是否一致,也是要考虑的一个方向。不同的DNA模板,需要的温度和解链的时间不一样,如果解链的时间没达到要求,DNA没有完全变性,在降温复性的过程中,会恢复到天然的状态。

(作者: 来源:)